欢迎来到懒人文库! [免费注册] | [登录] QQ登录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孔子生平介绍文学常识知识普及PPT

24页
  • 卖家[上传人]:awang118
  • 文档编号:859
  • 上传时间:2022-11-30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1.07 MB
  • 孔子生平介绍文学常识知识普及PPT1 孔子生平介绍文学常识知识普及PPT2 孔子生平介绍文学常识知识普及PPT3 孔子生平介绍文学常识知识普及PPT4 孔子生平介绍文学常识知识普及PPT5 孔子生平介绍文学常识知识普及PPT6 孔子生平介绍文学常识知识普及PPT7 孔子生平介绍文学常识知识普及PPT8 孔子生平介绍文学常识知识普及PPT9 孔子生平介绍文学常识知识普及PPT10
    试读已结束,还剩14页未读,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文档价格

    ¥16.00

    VIP

    免费下载

    了解会员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联系我们
    • 文学常识之孔子人物介绍PPT模板WENXUECHANGSHIZHIKONGZIRENWUJIESHAOPPTMUBAN孔子讲解人:懒人文库20XX年1月1日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目录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壹贰叁肆孔子的人物生平孔子的主要影响孔子的轶事典故孔子的历史评价KONGZIDERENWUSHENGPINGKONGZIDEZHUYANGYINGXIANGKONGZIDEYISHIDIANGUKONGZIDELISHIPINGJIA孔子的人物生平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第一部分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的家世背景•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四世祖。•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祈父,祈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孔子的早年经历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时,叔梁纥病逝。叔梁纥死后,颜徵在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孔子的仕途之路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岁,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亓官氏为妻。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这一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因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孔子的仕途之路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晋魏献子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天,晋国铸刑鼎。孔子认为晋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好的制度和法度。孔子的仕途之路孔子四十岁,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孔子为削弱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孔子五十五岁。春天,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的周游列国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期间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五十九岁的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国、宋国、郑国至陈国,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国人相救。由楚国返回卫国,途中又遇隐者。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次年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六十八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至此结束。孔子的最后五年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这一年冬天,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七十岁,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这一年,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先他而死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天,西狩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孔子卒后,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受到人们的奉祀。孔子的主要影响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第二部分孔子的主要影响政治学说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经济学说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教育思想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道德学说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34]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孔子的主要影响史学思想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美学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孔子的言论著作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相传孔子作有《去鲁歌》《蟪蛄歌》《龟山操》《盘操》《猗兰操》《将归操》《获麟歌》等诗歌。这些诗歌多载于《乐府诗集》,可信度不高。《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孔子的教育实践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更有“孔门十哲”为儒客杰出代表,受儒教祭祀,为历代儒客尊崇,作为榜样。•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的轶事典故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第三部分义利之辩•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孔子的另一学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获救者为了表示感谢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义利之辩”,这个伦理学中道德评价标准的问题,在中国是由孔夫子最先揭举的。他在《论语·里仁》中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相师•《史记》记载,一日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为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地化解了。•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和蔼地对项橐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要不耻下问。”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藏书始祖•孔子于68岁返回鲁国,开始整理图书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整理者,相传他整理《诗经》《尚书》等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孔子在整理文献中,创立了揭示文献“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录学方法。为《诗》《书》作序,或附于书后,或临于书首,或另出单行,这在揭示文献的内容上起重要作用。•孔子通过国家的藏书,了解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典章制度和历史。他所收藏的图书主要有《诗》《书》《礼》《乐》《春秋》等。六艺齐全孔子六艺齐全,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礼】:礼节。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乐】:是六乐。六乐:指《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射】:军事射箭技术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御】:驾驭马车战车的技术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数】:数术又称术数,是计算、数学的技术。孔子的历史评价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第四部分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历史地位宰我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孟子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司马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王充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也。程颢至如孔子同,道如日月之明。康有为唯我孔子大中至正,独重人道。子贡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朝鲜学者金益洙:孔子是万古圣人,也是东洋学问哲学思想的元祖。•日本古学派创始人伊藤仁斋:夫子之德实为超迈群圣,夫子之道高于天地。•美国诗人、哲学家、思想家爱默生:“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美国学者甘霖:孔子不独为一国之圣人,实为万国之圣人。•法国学者伏尔泰:东方找到一位智者……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能够帮助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孔孟的学说。•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孔子是“无冕皇帝”。
    TA的资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用户协议 - 常见问题
    ©2018-2022 lanrenwenku.com 懒人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 | 赣ICP备20002542号  | 赣公网安备 36012202000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