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疾病护理护理查房PPT课件
25页









文档价格
¥18.00
VIP
了解会员
免费下载
Healthcare PPT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护理
蓝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护理PPT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并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其通常是由于 血管内血栓或者动脉壁的斑块脱落阻塞了脑部的血液供应所导致。
汇报人:xxx
Nursing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rombolytic Therapy
Healthcare PPT
目 录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定义 2 静脉溶栓治疗的基本原理 3 静脉溶栓治疗的院内组织管理 4 静脉溶栓治疗的病情观察 5 静脉溶栓治疗的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6 静脉溶栓治疗的质量管理
Nursing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rombolytic Therapy
Healthcare PPT
PART.01
急性缺血性 01
脑卒中的定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并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其通常是由于 血管内血栓或者动脉壁的斑块脱落阻塞了脑部的血液供应所导致。
Nursing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rombolytic Therapy
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定义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并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其 通常是由于血管内血栓或者动脉壁的斑块脱落阻塞了脑部的血液供应所导致。静脉溶栓是在 静脉血管内应用溶解血栓类药物,以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其主要包括外周溶栓和插管溶栓 两种方式。外周溶栓是在浅表的静脉输注溶栓剂,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血栓部位,而插管溶栓
则是将带多侧孔的导管插入血栓中直接接触到血栓部位,通过导管远端注射溶栓剂。
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年发病率为276.7/10万,年患病率为2022.0/10 万,缺血性脑卒中占我国脑卒中病例的72.9%。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cuteischemicstroke,AIS)最有效的药物治疗仍是超早期内(发病后4.5h)给予重组组 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和(发病后
4.5~6h)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因其可显著改善AIS预后,被国内外脑血管病指南一致推荐。 AIS患者静脉溶栓救治涉及院前、院内(神经科、急诊、放射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信 息科等)多学科专业团队的合作,护理人员在其中起着实施、协调等不可或缺的作用,以缩 短救治时间,提升绿色通道运行及质量改进效率。
Healthcare PPT
PART.02
静脉溶栓治疗的 02
基本原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并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其通常是由于 血管内血栓或者动脉壁的斑块脱落阻塞了脑部的血液供应所导致。
Nursing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rombolytic Therapy
02 生死时速:每一分钟都在流失的脑细胞
当脑动脉被血栓堵塞,血液无法正常流动时,脑 细胞会以每分钟190万个的速度死亡。这种被称 为“急性脑梗死”的脑血管意外,是我国致死致 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静脉溶栓治疗作为国际公 认的急救手段,能在关键时刻打开生命通道,但 它的使用却受着严格的时间限制。
02 静脉溶栓治疗的科学原理
药物作用机制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能精准识别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激 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像“生物剪刀”般切断纤维蛋白网,使血栓逐 渐溶解。最新临床研究显示,新型溶栓药替奈普酶对纤维蛋白的特异性更 高,出血风险降低15%。
时间生物学窗口
黄金4.5小时:在堵塞发生4.5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可使32%患者获得良好 预后。影像学指导下的延伸治疗:通过CT灌注或MRI-DWI/FLAIR mismatch评估,部分患者时间窗甚至可延长至24小时。
Healthcare PPT
PART.03
静脉溶栓治疗的 03
院内组织管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并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其通常是由于 血管内血栓或者动脉壁的斑块脱落阻塞了脑部的血液供应所导致。
Nursing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rombolytic Therapy
03 静脉溶栓治疗的院内组织管理
目标时间
① 护士应知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进入医院到溶栓给药时间控制在60min以内。
预通知与准备
① 可设置卒中绿色通道专线或激活系统。启动后可在移动应用设备或操作界面中进行弹 窗预警,一次呼叫可同时通知到团队所有成员有疑似卒中患者可能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并可在系统中查看患者的救治进程及所在地点,根据进度提前安排该环节的服务。
② 应尽量在患者到达前保证溶栓床、溶栓药品、监护仪及微量泵等溶栓设备处于备用状 态。
③ 在院前急救人员预先将患者信息传递给接诊医院的情况下,接诊护士可指导其尽量将 患者直接运送至影像检查室。
03 静脉溶栓治疗的院内组织管理
由最先接触到患者的护士(如急诊分诊护士、神经科护士等)或有经验的其他医护人员进行快速识别
并询问发病时间:当判定为疑似卒中时,可由护士自主启动溶栓绿色通道,溶栓团队成员尽快到
场接诊。
实施筛查的人员应至少熟练掌握一种通过
验证、标准化的工具,对疑似卒中患者进
在筛查时也应注意鉴别非血管性病因,
行准确快速的识别和评估。在国内各医院
如通过询问病史鉴别因脑外伤、中毒
护士普遍熟悉和习惯使用面-臂-语言测试
以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引起 的脑部病变,如肝性昏迷、肾性昏迷 及肺性脑病等表现为“模拟卒中”, 通过快速测血糖鉴别因血糖异常表现
卒中识别 及启动 绿色通道
(FAST)或平衡-眼-面-臂-语言测试 (BEFAST)进行卒中筛查。
出的“模拟卒中”,提高筛查的特异
性。
宜给患者佩戴“绿色通道/抢救”字样标识,
或在处方和检查申请单上标注“绿色通道/
分诊护士应带领疑似卒中患者快速优先就
抢救”字样标识。
诊,而不是指导患者自行前往。
03 静脉溶栓治疗的院内组织管理
专科评估和支持
① 应遵循急救原则,优先评估疑似卒中患者的气道、呼吸、循环功能。 ② 可协助医生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评定,评估卒中的严重程度。
配合快速检查
① 由护士或确定的专人协助患者快速完成头颅影像学检查,须在患者到院25min内开始头颅CT/MRI扫描:至少1名陪同人员具备当场阅片 能力以进行溶栓决策。
② 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影像学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③ 护士遵医嘱留取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心肌缺血标志物;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血液化验标本,督促相关人员优先送检。 ④ 在溶栓给药之前不必等待血液化验结果回报,但必须快速获得患者血糖结果。 ⑤ 若患者对自身体重较为了解。可按照估计体重计算用药总量。如患者无法提供体重信息,推荐使用可称重的静脉溶栓床精确获取患者
的体重。
03 静脉溶栓治疗的院内组织管理
知情同意
可预设问题及答案,如预设问题手册,提供标准化、可供参考的答案,及时规范化回答家属关于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时的各种 疑问,尽快获取患者及家属同意。
在家属决策时间环节,可通过视频介绍、缺血性卒中救治卡片的使用,让家属直观、全面了解溶栓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视频可在 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和医生评估时向家属或患者播放。
培训医护人员常规化沟通方式,减少专业术语,使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科室内进行医护人员 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谈话的情景演练。
建立静脉通路
应在进行上述救治操作的同时或间隙(常常在静脉采血的同时)建立静脉通路。 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考虑是否需要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留置肘正中静脉留置针,大口径通路更佳。
03 静脉溶栓治疗的院内组织管理
给药
实施相关策略缩短给药时间或将给药时间点前移,如在影像检查室进行静脉 溶栓配药和推注、首剂量给药后立即转运至抢救室继续给药、提前预混阿替 普酶或尿激酶等。
给药剂量。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h内的患者,遵医嘱尽快给予阿替 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标准剂量:0.9mgkg,最大剂量90mg,首剂10%1min内静 脉推注,剩余90%在60min内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0.6mg/kg,最大剂量为60mg,首剂15%在最初1min内静脉推注,剩余85%在 60min内持续静脉滴注。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6h内的患者,尿激 酶静脉溶栓输注方法:100万~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脉 滴注30min。
Healthcare PPT
PART.04
静脉溶栓治疗的 04
病情观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并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其通常是由于 血管内血栓或者动脉壁的斑块脱落阻塞了脑部的血液供应所导致。
Nursing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rombolytic Therapy
04 静脉溶栓治疗的病情观察
原则
在急性期,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神经功 能变化和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 心率、心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并 进行记录。
体温
患者体温>37.5℃时应增加监测频率; 当体温>38℃时应遵医嘱进行物理和药 物降温处理。
心率/心律
溶栓前及溶栓后至少24h内进行持续心 电监护,帮助确定可能的卒中发病机 制(如房颤),监测可能的心律失常。
呼吸及血氧饱和度
(1)应进行持续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以识 别患者是否存在缺氧和病情变化。 (2)始终维持血氧饱和度>94%。
04 静脉溶栓治疗的病情观察
血压
① 血压降至180/100mmHg以下才可输注溶栓药物。如果高于该范围,可能的治疗方案是: 拉贝洛尔10mg静脉推注,然后持续2-8mg/min静脉泵入:或尼卡地平5mg/h静脉泵入,每 隔5-15min增加2.5mg/h,最大剂量为15mg/h;或氯维地平1-2mg/h静脉泵入,每隔2-5min 剂量加倍直到达到目标血压值,最大剂量为21mg/h;如果血压得不到控制或舒张压 >140mmHg,考虑静脉给予硝普钠。
② 开始输注溶栓药物后的24h内血压应<180/100mmHg。 ③ 开始静脉溶栓治疗中及结束后2h内测量血压15min1次,随后改为30min1次。持续至治疗
后6h,以后1h1次直至治疗后24h。 ④ 若开始静脉溶栓后患者血压≥180/100mmHg,应增加血压监测频率。遵医嘱给予降压药
物,应频繁监测血压以确保血压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 ⑤ 当患者血压升高时,应注意处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
情况。 ⑥ 建议使用微量泵给予降血压药以避免血压骤降。
04 静脉溶栓治疗的病情观察
神经功能变化
神经功能检查频率,同血压监测频率。
如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应做好进一步脑成像检查的 准备。
避免和积极处理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 过度扭曲、激动、用力、发热、癫病、呼吸道不通 畅、咳嗽、便秘等。
Healthcare PPT
PART.05
静脉溶栓治疗的 05
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并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其通常是由于 血管内血栓或者动脉壁的斑块脱落阻塞了脑部的血液供应所导致。
Nursing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rombolytic Therapy
05 静脉溶栓治疗的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患者如果出现突发性的神经功能恶化、意识水 平下降、新发头痛、恶心和呕吐或者血压突然 升高,疑为症状性颅内出血,应遵医嘱暂停给
予阿替普酶并行急诊头部CT检查。
颅内出血
当确诊为颅内出血时,应遵医嘱停止阿替普酶 (或尿激酶)输注,遵医嘱抽血并关注患者全血 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活 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型 和交叉配血试验等回报结果。
05 静脉溶栓治疗的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外周出血
常见的外周出血部位包括:泌尿系统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 道出血、皮下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轻度外周出血通常表现为静脉导管部位渗血、瘀斑(尤其是在自 动血压计袖带下)和牙龈出血:出现这些并发症时一般无需停止 阿替普酶 (或尿激酶)输注,通知医生再次进行评估。
严重的外周出血通常表现为消化道出血或泌尿系统出血,出现 恶心、呕血和血尿等停止阿替普梅(或尿激酶)输注,立即通知 医生再次进行评估。如非必要应延迟放置鼻胃管、留置导尿管 或动脉内压力导管等。
05 静脉溶栓治疗的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过敏反应观察
在阿替普酶使用后的几分钟至3h内均应观察口舌部和喉头的血管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唇部、舌体和喉头不对称性水肿、 喉痉挛、水肿部位伴或不伴有瘀斑。水肿前患者可先主诉口干,进展为呼吸困难后,随着血氧饱和度下降出现喉部喘鸣音、 气喘气憋明显、刺激性咳嗽、窦性心动过速、恶心、面部潮红、口唇发绀、面色发青、呼吸微弱、呼之不应。
应观察有无过敏性休克反应,主要表现为病情突然恶化,意识不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全身湿冷,脉搏细速,呼吸困 难,胸闷,口唇、四肢末梢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小便失禁;可突发呼吸、心搏骤停。
应观察有无过敏性皮疹、皮炎,多见于双上肢及腋下,也可见于胸腹部及双下肢,主要表现为大片红色风团样皮疹、麻疹。 应观察有无其他部位的血管性水肿。如腰部和胸骨后,主要表现为腰部胀痛不适,坐卧不安,可由背部向双下肢放射,臀
部及双侧大腿根部胀痛,压痛明显。皮肤表面颜色温度正常,无凹陷性水肿。胸骨皮肤和软组织可出现泛蓝的变色和肿胀。
Healthcare PPT
PART.06
静脉溶栓治疗的 06
质量管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并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其通常是由于 血管内血栓或者动脉壁的斑块脱落阻塞了脑部的血液供应所导致。
Nursing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rombolytic Therapy
06 静脉溶栓治疗的质量管理
加强卒中病房仪器设备的可视化管理,固定摆放位 置,增加溶栓治疗专用标志,以最快的时间准备溶 栓所需物品。
可进行由护士主导的静脉溶栓流程改造,主导完成 整个静脉溶栓绿色通道的运行。
使用标准化的循证卒中溶栓护理方案/路径指导护士 实践。
鼓励经过卒中培训的护士陪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 者完成静脉溶栓全程。
如无专职或固定护士配合医生抢救,应明确各环节 涉及到的护士在关键环节中的职责与分工。
可设置目标时间提醒装置,当卒中患者到来时激活 计时器督促,各环节缩短操作时间,将计时器附在 图表、夹板或患者床上以记录时间。
在绿色通道中使用移动应用设备,实现信息的同步 和共享,团队成员可以实时跟踪患者进程以合理规 划,以达到缩短入院至溶栓时间的目的。
06 静脉溶栓治疗的质量管理
定期开展关于溶栓绿色通道的病例分析会议,护理人员要全程参与,基于每例患 者的溶栓路线图进行讨论,对出现延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对参与静脉溶栓治疗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增强其认知水平及技能,以 缩短入院至溶栓时间。
在院内采用并联模式,组合实施上述多种干预策略。
建立和完善卒中溶栓救治的数据库,用于确定目前卒中溶栓救治中存在的问题 或与指南推荐意见的差距,一旦问题明确,可计划(制订流程消耗时间计划与问
题)-执行(执行改进方案)-检查(检查评估遗留问题)-处理(继续落实和执行)。
Healthcare PPT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护理
蓝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护理PPT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并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其通常是由于 血管内血栓或者动脉壁的斑块脱落阻塞了脑部的血液供应所导致。
汇报人:xxx
Nursing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rombolytic Therapy
TA的资源
新上传的文档
热门下载

2025-04-29 32页

2022-09-23 40页

2025-06-06 39页

2023-03-17 21页

2022-10-11 22页

2022-11-13 16页

2025-05-15 34页

2025-06-06 33页

2025-06-11 48页

2025-04-18 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