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TE的评估与预防ppt课件
49页









文档价格
¥25.00
VIP
了解会员
免费下载
目录
01 VTE的相关知识 02 VTE的预防
01
一个需要整体理解的概念
定义
DVT
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embolism)
同一疾病
不同阶段的表现
VTE
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E
同一疾病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肺血栓栓塞症 不同部位的表现
概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Management
VTCEomm=unicatioPn TE+DVT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 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 又以左下肢最为多见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 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 Le阻aders塞hip 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肺 Te循am W环ork 和呼吸功能障碍性疾病. 是最常见的肺栓塞(PE)类型,
Management
通常所说的PE即PTE。
Communicatio
概念
肺栓塞(PE ) 肺血栓栓塞症()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 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 主干或分支,引起肺 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 理生理综合征。
Leadership
Team 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
概念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Leadership Team 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
空气 血栓 羊水
肿瘤 脂肪
右 心 房 右 心 室
左 心 房 左 心 室
概念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约50%的近端DVT并发 PTE 80—90%的PTE存在 DVTLeadership
Team 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 因是什么呢?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Leadership Team 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
致病因素
卧床 手术后 产 后 妊娠 肥胖
长时间坐飞机 要进行活动
静脉淤血 血流减慢
高凝状态
手术后 妊娠期Manage癌ment症 避孕药 创伤 C烧ommu伤nicatio感n 染 高凝状态 糖尿病
血液病
Leadership
静脉Te壁am Wo损rk 伤
Management
Communicatio
维柯氏三角
创伤 烧伤 下肢手术 败血症 静脉 曲张血栓形
成后
临床表现
只有10%~17% 的DVT有明显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不显著 的病例恰是易造 成PE的病例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有症状
Leadership
无症状Team 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
组织架构-工作小组
医务部 护理部
临床科室 护理单元
放射科 检验科 超声影像
药剂科
医务部
临床科室
五位一体 联防联治
呼吸内科
血管外科
护理部
成立VTE护理管理小组
VTE预防护理管理小组
VTE预防管理委员会
制 定 管 理 及 评 估 制 度
VTE的风险评估——常用风险评估工具
设计者 加拿大学者Wells 英格兰学者Autar 美国西北大学学者Caprini
工具名称 Wells 评分表 Autar 评分表 Caprini血栓评估表
VTE的风险评估——Wells评分表
I10其他病因诊断: 肌肉损伤、慢性水肿、 浅静脉炎、腘窝囊肿、 血栓后综合征、关节炎、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蜂窝织炎、骨盆肿瘤、 术后肿胀、多种混杂因素
VTE的风险评估——Wells评分表
Wells评分 风险程度
不太可能:评分<2分 很有可能:评分≥2分
国内研究多使用Wells评分表结合D-二聚体指标,对骨科患者的VTE风险 进行评估,效果较好。
Wells评分 结合D-二聚
体指标
Wells评分<2分且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DVT Wells评分≥2分且D-二聚体阳性,考虑DVT
VTE的风险评估——Autar 评分表
02
05
体重指数
01
04
特殊风险 07
年龄 03
创伤风险 06
外科手术
活动
高危疾病
VTE的风险评估——Autar 评分表
年龄(岁)
02
10~30岁 0分 31~40岁 1分
01
41~50岁 2分 51~60岁 3分 61~70岁 4分 03 70岁以上 5分
体重指数0(5Kg/m2)
低体重 <18.5
0分
平均体重 18.5~22.9 1分
超重 23.0~24.9
2分
肥胖 25.0~29.9
3分
过度肥胖 ≥30
4分
活动
自由活动
0分
自行使用助行工具 1分
需要他人协助
2分
使用轮椅
3分
绝对卧床
4分
创伤风险
头部受伤 1分 胸部受伤 1分 脊柱受伤 2分 骨盆受伤 3分 下肢受伤 4分
VTE的风险评估——Autar 评分表
特殊风险
02
口服避孕药(20~35岁) 1分
口服避孕药(35岁以上) 2分
01
激素治疗
2分
怀孕/产褥期
3分
血栓形成
03 4分
外科手术
小手术<30min
1分
择期大手术
2分
急诊大手术
3分
胸、腹部、妇科手术 3分
泌尿、神经系统手术 3分
骨科(腰部以下)手术 4分
高危疾病05
溃疡性结肠炎
1分
红细胞增多症
2分
静脉曲张
3分
慢性心脏病
3分
急性心肌梗死
4分
恶性肿瘤
5分
脑血管疾病
6分
静脉栓塞病史
7分
VTE的风险评估——Caprini血栓评估表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016版)》推荐使用风险 评估表。Caprini血栓评估表的VTE危险因素评分分为1、2、3、5分项。
VTE的风险评估——Caprini血栓评估表
说明: ①每个危险因素的权重取决于引 起血栓事件的可能性。如癌症的 评分是3分,卧床的评分是1分, 前者比后者更易引起血栓。 ②*只能选择1个手术因素
VTE的风险评估——Caprini血栓评估表
02
05
危险因素总分 DVT发生风险 风险等级
预防措施
00~11分
<10% 04 低危
尽早活动,物理预防
2分 3~4分 ≥5分
10%~20%
03
20%~40%
40%~80%, 1%~5%死亡率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药物预防+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物理预防
VTE的风险评估——常用风险评估工具
临床研究表明三种风险评估表对骨科大手术患者DVT的发生均有一
01 定的预测能力
Wells评分表条目以DVT症状、体征为主,更适合辅助临床医生对DVT
02 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VTE的风险评估——常用风险评估工具
Caprini评估表和Autar评分表更关注DVT危险因素,利于及时发现患者
03 高危因素,更适用于风险评估。
Caprini评估表中涉及多项实验室检查项目,如果有缺项,可能导致危险
04 因素评估不全。
05
Autar评估表中项目均容易快速获取, 更适宜护理工作者使用。
02
预防
基本预防
物理预防
Management
药物预防
Communication
Leadership Team 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
预防
基本 预防
1.长期卧床及术后平卧 6h患者,有深静脉血栓 形成的危险,卧床期间 定时进行下肢肢体的主 动或被动活动,可协助 患者做双下肢及足背屈 伸运动,更换体位,一 次∕1-2h。抬高患肢,禁 止腘窝及小腿单独垫枕,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 咳嗽。
预防
基本 预防
2.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 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是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最有效措施。先在床上 活动,再下床活动,逐步 增加运动量,加速全身血 液循环。
预防
基本 预防
3.需长期输液或及经 静脉给药者,应该尽 量避免在下肢进行穿 刺,尤其是使用刺激 性药物更要谨慎。若 在下肢穿刺应尽量避 免在同一部位、同一 静脉进行穿刺,操作 力求一次成功,拔针 后按压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局部血栓形成.
预防
基本 预防
4.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 有无色泽改变、水肿、 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 无深压痛,如有及时 通知医生。重视病人 的主诉,若病人站立 后下肢有沉重、胀痛 感,活动后加重,抬 高好转,双下肢不对 称,应警戒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预防
基本 预防
5.饮食宜低脂、清淡,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肥胖者应积极体育锻炼,减轻体重。
戒烟——烟中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影响静脉 回流。
预防
基本 预防
6.禁食的患者,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血液浓 缩,病情许可后指导其多饮水,多食纤维素 丰富食物,如芹菜、韭菜、香蕉,并保持大 便通畅,必要时用开塞露、麻仁丸等,避免 大便时腹压增高而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
预防
基本 预防
7.勿使用过紧衣物:如腰带、紧身内衣。
预防
物理 预防
方法: 梯度压力弹力袜 间歇序贯充气泵/空气波 压力治疗IPC 静脉足泵VFP
预防
足底静脉泵 (VFP)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IPC)
梯度压力弹力袜 (GCS)
预防
药物 预防
各种术后病人应慎用止血药,高危病人应适当服 用活血化瘀中药或相应的抗凝药物。
预防
抗凝药物
速避凝 速避林
利伐沙班片
华法林
用于预防血栓栓 塞性疾病
用于择期髋关节 或膝关节置换手 术成年患者
治疗血栓栓塞 性静脉炎,心 肌梗塞的辅助 用药
预防
低分子肝素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 适应症:1.预防血栓或栓塞性疾病(外科或骨科手术后)
2.治疗已形成的深静脉血栓(冠心病,脑梗死) 3.在血液透析中预防血凝块的形成。
预防 用药途径及部位
途径 皮下注射
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
注射范围小 皮下脂肪层相对薄 皮下组织菲薄 易刺入肌肉层 肌层毛细血管丰富 刺破后易形成深部血肿
腹部
注射面积大 皮下脂肪多 毛细血管相对少 皮下温度恒定 药物吸收快 不受运动的影响
部位选择
为腹部脐上5cm至脐下5cm 为上下边界,左右为10cm范 围(避开脐周1-2cm),左右交 替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2cm。
预防
抗凝药物副作用
1.皮肤出血点、广泛的瘀斑或出血性紫瘢。 2.粘膜下或肠壁内出血,表现为麻痹性肠梗阻。 3.血尿或月经过多。 4.皮炎、荨麻疹、脱发。 5.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上述副作用一旦发生,应及时减药 或停药,必要时做相应处理。
预防
入 院 VT风 E 险 评 估 单
入院
预防
风险等级 风险因素总分
低危
<10
中危
11-14
高危
≥15
推荐预防方案 ① 基本预防:健康宣教+尽早活动
①基本预防+②物理 预防(弹力袜、 肢体气压治疗)
①基本预防+②物理预防+③药物预防; +/-物理预防,不能单独物理预防
预防
预防VTE --团队合作
患者 医生 家属
VTE 预防
护士
患者
预防
现代护理的 发展方向— —防治结合
预防 加强 及时 在先 评估 处理
患者
护士
优质
安全
健康
护理
栓不住 动起来
TA的资源
新上传的文档
热门下载

2025-04-29 32页

2022-09-23 40页

2025-06-06 39页

2022-10-11 22页

2022-11-13 16页

2025-05-15 34页

2025-06-06 33页

2025-06-11 48页

2025-04-18 51页

2025-06-05 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