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护理八大基本操作之一拔罐疗法PPT课件
25页









文档价格
¥18.00
VIP
了解会员
免费下载
拔罐疗法
中医护理八大基本操作之一
目 录
壹 拔罐疗法的历史及特点 贰 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 叁 拔罐的操作方法 肆 拔罐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史拔 第 及特 罐疗 壹
点法
的章
历
拔罐疗法的历史
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负压疗 法”,是指用罐状器具扣在患处或一定的穴位上,用 烧火、温热等方法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罐具 紧吸在皮肤上, 通过其负压效应并造成局部组织瘀血, 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常用的外治疗法。拔罐疗法 在我国古代称为“角法”或“角吸法”。
拔罐疗法的特点
一 无创伤,无痛苦。对畏惧针刺和注射的病人尤为适宜
安全、稳妥,疗效确切。不经胃肠给药,不会损伤脾
二 胃,无副作用,无个体特异性。
不受任 何条件、设备限制,或坐、或卧、或立、或
三 屋内野外,随时随地可以施术。 四 便于普及、推广,好学易懂,入门容易,方便群众和
缺医少药地区。
五 仅在采用药罐时需少量药材,且利用率高,有利于保
护药材资源。
用拔 第 原理 罐疗 贰
法
的章
作
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
拔罐通过温热和机械负压刺激作用,可 使身体局部充血,使毛细血管扩张,引起 局部和全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的功能, 消除病理因素,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局部调节作用
负压作用: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 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 同时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 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产生瘀血,红细胞 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 机体自我调整中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 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 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 用。
拔温热作用
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组织有温热刺激作 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 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 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 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 养状态,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 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不同罐法作用不同
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选用部位的不同,可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不同的拔罐法也有其 特殊的作用。 如留罐主吸拔阴寒痼冷,故治疗风湿痹痛,可在局部留罐,以出现紫痕为宜,可隔二、 三日连续拔罐,至不出现紫痕为止;闪罐主祛风舒筋,故治疗面瘫,可在面部闪罐, 以宣通气血;走罐具有与按摩疗法、刮痧疗法相似的效应,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 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围血液 循环;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加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缩;并可加速静 脉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液流量及贮 备的分布情况。
局部调节作用
拔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如能与 别的治法如温和灸、帖敷、按压等 结合起来,那么临床作用和治疗效 果必将大大加强,其应用范围也将 大大扩展。
法拔 第 罐的 叁
操
作章
方
拔罐的操作方法
一 定穴:
根据病情选择拔罐部和拔罐方法。
拔罐的操作流程
二 拔罐:
(1) 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
(2)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 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 后迅速抽出,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穴位) 上不动,待吸牢后撒手,适时留罐。
(3)安全熄火,点燃的明火稳妥迅 速投入小口瓶。
三 观察:
(1)拔罐过程要随时检查火罐吸附情况; (2)局部皮肤红紫的程度,以局部皮肤紫 红色为度,其疗效最佳; (3)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有无疼痛、 过紧,有应及时起罐;
(4)留罐时间10分钟,询问患者的感觉。
拔罐的操作流程
四 起罐:
起罐时,一手夹持罐体, 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 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 利起罐。
和拔 第 操作 罐的 肆
事禁
项忌 章
症
拔罐疗法的禁忌症
一
有出血倾向的疾病, 如血友病、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和白血 病患者不宜。
二
全身高度浮肿者、 皮肤过敏或有溃 疡破损者不宜。
三
高热、抽搐、 痉挛等证以及 孕妇均须慎用。
注意事项
一、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 二、拔罐时火罐一定要吸紧肌肤,否则效果就差。 三、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 气漏入罐内,火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火罐。 四、拔罐时要注意保暖,勿使患者受风寒,以免影响疗效。拔罐后一 般局部皮肤会呈现红晕或紫绀色瘀血斑,此为正常现象,可自行消退
拔罐颜色不同所提示的不同病症
拔罐印紫黑而暗: 提示供血不足, 行经不畅,有血 瘀现象。
拔罐印呈散在紫 点状,且深浅不 一:表示气滞血 瘀症。
拔罐印发紫并伴 有斑块:表示寒 凝血瘀症。
拔罐印鲜红而艳: 表示阴虚,气血 两虚或阴虚火旺。
拔罐颜色不同所提示的不同病症
拔罐印灰白,触而不温: 多为虚寒或湿邪。
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 表示风邪或湿症
罐体内壁有水气:表 示该部位有湿气。
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 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 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常见病的拔罐穴位处方
感冒
主穴:风池、大椎、风门 配穴:膏肓、心俞、胆俞、委中
常见病的拔罐穴位处方
腰痛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 下旁开1.5寸
大肠俞 :第四腰椎 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腘横纹中点
常见病的拔罐穴位处方
颈椎病
穴位: 大椎、天宗、大杼、肩井、肩髃
常见病的拔罐穴位处方
减肥
穴位:神阙、中脘、关元、梁门、天枢、大 横、水道。 单纯腹部减肥以上即可,四肢肥胖在以上基 础上加如下穴区,曲池、足三里、丰隆(双 侧)、大腿内侧脾经部位连拔三罐(双侧)。
拔罐疗法
中医护理八大基本操作之一
TA的资源
新上传的文档
热门下载

2025-04-29 32页

2022-09-23 40页

2025-06-06 39页

2022-10-11 22页

2022-11-13 16页

2025-05-15 34页

2025-06-06 33页

2025-06-11 48页

2025-04-18 51页

2025-06-05 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