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ppt课件
41页









文档价格
¥18.00
VIP
了解会员
免费下载
神经内科
目 录
一
脑卒中的定义
二 静脉溶栓的意义
三 脑卒中的诊断流程 四 静脉溶栓的护理 五 溶栓的护理体会
一、静脉溶栓的定义
静脉溶栓治疗就是使用溶栓药物,让 堵塞血管内的血栓溶解,从而使受阻 的血管灌流区域的脑组织重新获得血 氧供应,缩小脑梗死面积,降低致残 率、死亡率。目前主要使用阿替普酶 和尿激酶。
脑卒中的危害-五高
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
复发率高
医疗费高
静脉溶栓的目的
目的: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 减轻神经元损伤,挽救缺血半 暗带。
二、静脉溶栓意义
溶栓治疗是脑梗死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恢复梗死区血流灌 尽快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再灌注 减轻神经元损伤 挽救缺血半暗带
急 性 脑 梗 死 的 静 脉 溶 栓的关键
1 抓住治疗时机
.
时间就是大脑
2 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充分评估
3 选择适当的药物
根据发病时间窗,合理选择药物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
抓住治疗时机
.
时间就是大脑
院前急救-缩短患者员外延误时间 绿色通道-减少患者院内耽误 科学的流程-节省时间的保证
FAST快速评估、呼救 卒中网络、启动院内急救流程、 多 学科协作
急诊绿色通道、先诊疗后付费
时间就是生命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损害非常敏感
30秒钟:脑代谢发生改变;
1分钟:神经元功能活动停止;
5分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脑卒中发生后,在3-4.5小时内对患者进 行有效的救治,能够挽救部分尚未坏死 的脑组织,晚1分钟治疗,就会有190万 个脑细胞死亡。“时间就是大脑”,一 旦延误超过了治疗最佳“时间窗”,即 使接受专业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脑卒中诊治必须分秒必争
延误1分钟= 丢失190万个神经元 ●丢失140亿个神经突触 ●丢失12公里长的有髓鞘纤维
三、脑卒中的诊断流程 判断是否为脑卒中 判断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 评估卒中的严重程度 判断能否进行溶栓
是否为脑卒中 (急诊医生综合判断)
患者症状体征 :患者突然出现面瘫、 口角歪斜 、肢体无力 、言语不清、 头晕看不清东西 、 剧烈头痛 、意识丧失等。
询问病史 : 包括症状开始时间 、近期患病使 、 既往史 、近期用药史 、 手术史。
检查 :头颅 CT 、血常规、 快速血糖、 肾功电解质 、心肌酶、 凝血功能、 心电图 。
通知神经科医生会诊
判断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
CT:病人完善头颅CT (医生 陪同,开通绿色通道)并阅片
通知科室溶栓小组。 开通静脉通路(两路)。
评估脑卒中严重程度
NIHSS评分评判病人患脑梗以后的神经缺损程度。量表包含对意识、语言、 运动、感觉、共济运动、眼球运动、视野等方面的评判,评分为0-42分, 分数越高,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NIHSS评分小于、等于4分为轻型卒中, 大于、等于21分为严重卒中。量表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后循环的梗塞评分不 敏感,且缺少对认知功能以及步态异常的评价。
NIHSS评分的意义
1.该量表用于评估最近脑卒中病史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分等于15项参数得分总和,评分越低, 患者状态越好;
2.基线评估可以评估卒中严重程度,治疗后可以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基线评估>16分的患者很有可 能死亡,而<6分的很有可能恢复良好;每增加1分,预后良好的可能性降低17%;
3.用于脑梗死溶栓的治疗评定: 常用溶栓的评分时间点:溶栓前;溶栓后2小时;溶栓后24小时;溶栓后7天;溶栓后90天。溶栓
24小时NIHSS全部评分下降4分或以上,认为溶栓有效; 4.评分分级: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分级如下: 0-1分:正常或近乎正常; 1-4分:轻度卒中/小卒中; 5-15分:中度卒中; 15-20分:中-重度卒中; 21-42分:重度卒中。 5.目前的国内外研究认为 :基线 NIHSS 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大血管闭塞具有一定的预测
价值,尤其对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预测价值较高,但是在预测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时的灵敏度较差; NIHSS 评分在预测大血管闭塞时有时间依赖性,发病超过 6 小时后的预测准确性差。
NIHSS评分时注意事项
一.依据顺序评定每个项目,每个项目结束后立即予以评分,记录第一反应, (如患者一开始答错了,后来纠正,也应该按照错误的记录分数),一经决定, 不得更改;
二.依据评分指示进行,根据患者做到的情况评分,只记录做到的,拒绝主观判 断;
三.不对患者进行干扰、暗示等; 四.评定时间2分钟。
静脉溶栓适应症 及禁忌症
静 脉 r t- PA 溶 栓 治 疗 是 急 性 缺 血 性 卒 中 患 者 最 有 效 的 治 疗 方 式 之 一 。 为避免一些溶栓治疗的禁忌证,保证溶栓安全有效实施,需认真评估 选择适合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
4 . 5 小 时 内 r t - PA 静 脉 溶 栓 适 应 症
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症状出现小于4.5小时 年龄≥18周岁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6小时内尿激酶静脉溶栓适应症
一.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二.症状出现小于6小时 三.年龄18-80周岁; 四.意识清楚或嗜睡; 五.脑CT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表现; 六.患者或家属签署溶栓情同意书;
静脉溶栓的禁忌症
1. 颅内出血(包括脑实质出血、脑实质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外 血肿等;
2. 既往颅内出血史; 3. 近3个月内有严重头外伤史或卒中史 4. 颅内肿瘤、巨大内动脉瘤; 5. 近期(3个月)有颅内或椎植管内手术; 6. 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 7. 近3周内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8. 活动性内脏出血; 9. 主动脉弓夹层;
静脉溶栓的禁忌症
10.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追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剩 11.血压升高:收压≥180mmhg,或每张压≥100mmhg 13.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x109L,或其他情况 14.24h内接受过低分子肝素治疗 15.口服抗凝剂且INR>1.7或PT>15s 16.48h内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或各种实验室检查异常(如APTT,INR,血 小板计数。 17.ECT、TT或Xa因子活性测定等 18.血糖<2.8mmol/1或>22.22mol/1 19.头颅CT或MI提示大面积梗死(梗面积>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
选择适当的药物
rt-PA
阿替普酶
用量:0.9mg/Kg/次(最高剂量不超过 90mg)
用法:加入生理盐水中10%剂量在1分
钟内立即静脉推注,其余90%在60 分
钟静脉滴注完毕,输注完毕后生理盐
水冲管
UK
尿激酶
剂量:100万~150万u/次 途径:加入100ml NS iv.drip 时间:30分钟内滴完
静 脉 溶 栓 患 者 的 护 理
病情评估(意识、生命体征)
抽血、建立静脉通道(至少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 溶 心电监护 栓
头颅CT检查
前
ECG
准
患者、家属的宣教及心理护理
备
尽快备齐抢救用物,如吸痰机、输液泵、吸氧设备等。
知情同意书
确定用药
四、静 脉 溶 栓 患 者 的 护 理
1、畅通绿色通道
流程图
标 识
专用病房
静 脉 溶 栓 患 者 的 护 理
2、完善溶栓前准备
静 脉 溶 栓 患 者 的 护 理
3、溶栓时观察 -用药注意事项 用药前嘱病人解大小便 药品应放冰箱冷藏、避光保存 药液应现配现用 保证药物的剂量、用法正确 保证药物在规定时间内输注
静 脉 溶 栓 患 者 的 护 理
4、溶栓中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神经功 能变化 一. 将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或者卒中单元进行监护; 二. 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第1小时内30分钟评估1次,以后1小时1次,直到24小时; 三. 若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呕吐,立即停用溶栓药物并进行脑部CT检查; 四. 定期监测血压,最初2小时内15分钟测量,后6小时内30分钟测量,以后每小时测量,直到
24小时; 五. 如血压大于180/100mmHg,增加血压监测次数,并根据医嘱给予降压药; 六. 溶栓后鼻饲管、导尿管及动脉内测压管应延退安置; 七. 给予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物前应复查颅脑CT。
静 脉 溶 栓 患 者 的 护 理
五、溶栓中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神 经功能变化
01 生命体征记录 02 溶栓护理记录 03 溶栓中再评估
静脉溶栓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溶栓后观察 -注意
静脉溶栓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6、溶栓后观察 -掌握并发症
颅内出血(脑实质血肿、出血性脑梗死) 全身出血 再闭塞 药物过敏
静脉溶栓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7、溶栓后观察 -出血
1 皮肤及粘膜:有无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注射部位有无渗血
2 消化道系统:胃出血、便血等
3 泌尿系统:血尿 4 颅内出血:意识障碍加深等,头颅CT检查(复查CT时机:如果病情出现
恶化应及时复查CT,如果溶栓过程中出现严重头痛、急性高血压、恶心 和呕 吐,停止使用rt-PA,即刻CT检查。其余在发病后24h复查CT。)
静脉溶栓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8、溶栓后防止损伤
尽量减少肌肉、动静脉注 射次 数,药物注射完毕局 部按压510分钟,观察注 射部位有无发 红、疼痛如有应及时处理。
溶栓后的注意事项
01 24h内绝对卧床休息
02 03
24h内避免插胃管 、尿管等有 创操作。
24h严密监生命体征、 瞳孔、 意识、肌力等情况,出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
静脉溶栓后的评估及护理
将溶栓后未能达到 的效果如实告知,
针对病情做好治疗 和预后的配合。
为降低患者的致残 率,提高生活质量 ,应制定适合患者 的康复计划,并协 助患者有效的执行 。
良好沟通
合理饮食
溶栓后给予合理的 饮 食指导,低盐低 脂饮 食,防止误吸。
康复计划
01
意
识
提高医患对卒 中患者急救意
识
谨记静脉溶栓 治疗的时间窗
畅通院内卒中 急救流程
----提高对管理卒中患者的认识
02
治
疗
静脉溶栓前的充 分的准备
溶栓药物的正确 使用
用药后的护理及 并发症的观察和 预防
静脉溶栓的并发 症
03 有效预 防
多学科有效沟通 和协调
多部门、多渠道 普及卒中防 治知 识
加大对社会卒 中 患者随访、 康复 管理,提 高生活 质量
----完善急救流程,团队合作,尽早溶栓,改善患者预后
静脉溶栓的护理体会----培养对卒中患者救治意识
团结一“心”共享健康
提高基层医院转诊意 识
加强基层医疗单位医护人员培 训,提高对卒中患者快速识别
提高患者就诊意识和 卒中预防意识
能力,利用上下级卒中就只网 络体系 ,提高及时转诊意识。
对渠道加强卒中知识宣教:如电 视宣传、
畅通院内绿色通道,最大 限度缩短患者溶栓时间
媒体报道、卒中义诊、 院内举办患教会等 方式
从急诊科、放射科、检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介入室、收费室等相关科室均制定并 完善相关流程,熟练掌握卒中救治职责,保证绿色
充分评估治疗效果, 及时处 理并发症,最 大限度促进患 者康复
通道的畅通
多学科、全方位评估及诊治, 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做大限度 促进患者康复
五、溶栓心得体会----创新卒中患者及高危人 群随访管理模式
根据医院情况,进一步修订随访管理 制度,明确随访职责 根据医院情况,建立医院随访管理中 心,做出人员构架图,明确人员随访
职责 拓宽随访方式:院内随访管理、出院 随访、家庭访视、社区随访等方式,
促进对患者康复指导,提高生活质量 结合基层大病筛查将高危人群纳入管 理,建立门诊档案,指导患者一级预
防和二级预防,降低卒中发生率.
脑卒中溶栓率低下的原因
1 1 1公众对中风的认识不足,不能及 时发现中风征兆; 2患者到达医院的时间太晚,错过
2 2 了时间窗; 3 3基层医院不具备溶栓治疗的条件。
3
提高对脑卒中的急症急 救意识
了解超早期治疗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
发病后立即就诊 力争在3~6h治疗时间 窗
内溶栓
知识小结
畅通各环节绿色通道
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原 则
提高团队急救配合能 力
多学科联动,充分评 估患者病情,及早处 理并发症
神经内科
TA的资源
新上传的文档
热门下载

2025-04-29 32页

2022-09-23 40页

2025-06-06 39页

2023-03-17 21页

2022-10-11 22页

2022-11-13 16页

2025-05-15 34页

2025-06-06 33页

2025-06-11 48页

2025-04-18 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