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懒人文库! [免费注册] | [登录] QQ登录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胃脘痛护理案例分析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翘楚金鹰
  • 文档编号:1962
  • 上传时间:2025-05-09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4.75 MB
  • 胃脘痛护理案例分析ppt1 胃脘痛护理案例分析ppt2 胃脘痛护理案例分析ppt3 胃脘痛护理案例分析ppt4 胃脘痛护理案例分析ppt5 胃脘痛护理案例分析ppt6 胃脘痛护理案例分析ppt7 胃脘痛护理案例分析ppt8 胃脘痛护理案例分析ppt9 胃脘痛护理案例分析ppt10
    还有 27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文档价格

    ¥25.00

    VIP

    免费下载

    了解会员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联系我们
    • 胃脘痛的案例分析 消化科:xxx 案例分析目的 一、学习胃脘痛的定义、辩证分型 二、运用中医四诊收集病史资料 三、进行辩证提出中医护理问题 四、辩证施护 定义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胃黏膜炎性 病变,属中医“胃脘痛”“胃痞证”等病证 范围,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烧灼痛、隐 痛、饱胀等,疼痛无明显节律性,进食后加 重。 病因 饮食不洁 七情所伤 肝气犯胃 4 病机 胃脘痛发病,关键在气机失调。胃痛的病 位虽在胃,而与肝、脾的关系甚为密切,胃为 阳土,主受纳水谷。其性喜润恶燥,以通降为 顺,为多气多血之府。脾主饮食精微的运化转 输,以上升为常。 病机 二者升降枢机全赖肝之疏泄,故胃脘痛的发生虽 责于胃,但也责于肝脾。所以无论是外感六淫、 内伤饮食,情志失常或胃府受损,初则气机壅滞, 继则上逆为患。再则化火伤阴、致瘀、甚则动血。 若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均可 导致中焦气机升降受阻而发生胃脘痛。若脾阳不足, 寒自内生,脉络失养,则为虚寒胃痛;若胃阴受伤, 胃络失于濡养,又可成为阴虚胃痛;若气滞日久,又 可导致瘀血,而成气滞血瘀胃痛。即所谓“不通则 痛”,或病邪阻滞,或肝气郁滞,均可使气机不利而 作痛。 饮食不洁 七情所伤 肝气犯胃 气滞、寒凝、热 郁、痰阻、血瘀 夹杂 胃气内虚 8 辩证分型 (一)肝胃气滞证 (二)肝胃郁热证 (三)脾胃湿热证 (四)脾胃气虚证 (五)脾胃虚寒证 (六)胃阴不足证 (七)胃络瘀阻证 案例 1110床 蒋** 男性,65岁,住院号:09452945 主 诉:因“上腹疼痛3天” 既往史:血压升高史、哮喘病史 过敏史:无 学 历:小学 简要病史:患者2020年4月27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 上腹部不适,以中上腹为主,伴有恶心呕吐1次, 呕吐物为清水样胃内容物为主,无其余不不适,为 求进一步诊治门诊拟“腹痛待查”于4月30日收住 入院。 现病史—四诊: 1.神:少神(面色少华、倦怠乏力) 2.色:面色萎黄 3.形体:消瘦 4.姿态:喜静 5.排出物:口流清涎量多 6.舌:舌淡苔薄白而润 1.听声音:低微无力, 无恶心呕吐、咳嗽咳痰。 1.痛:中上腹胀满且疼痛隐隐, 绵绵不休,喜暖喜按,劳累 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疼痛 评分2分。 2.饮食口味:胃纳正常、口不渴,经常吃 冰冷的食物。 3.二便:大便溏薄 小便清长 4.睡眠:正常 (切) 1.脉诊:脉虚弱 2.按诊:肢端不温,腹痛喜按, 按胃腧穴时有压痛。 辅助检查: 无痛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修正诊断: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 辩证分型:胃脘痛-脾胃虚寒型 病因 饮食不洁 病位 脾、胃 病性 虚 病机 脾胃阳气不足,失其温煦,受纳运化功能减退,并虚寒内 生的病理变化 。 护治原则 健脾温中,和胃止痛。 辩证分析 患者饮食不洁(经常吃冰凉的食物),致脾阳不足,则寒 自内生,胃失温养,故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 神疲纳呆;脾阳不足,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 脉虚弱皆为脾胃虚寒之象。 护理问题 1.舒适度的改变:与脾胃虚弱、脾阳不足、 胃失温养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辩证施护 1.辨证施术: ①中药热熨敷:取穴-神阙、中脘、天 枢、关元等穴位。 以中药热熨1号方循穴热熨敷散寒止痛 ②耳穴压豆: 脾、胃、神门等穴位。 刺激耳部相应的穴位 通过经络传导,以改善 脾胃功能,促进康复。 按压手法:采用补法 (点压法或者按揉法) 2.辨证施教: ①教会患者学会病情的自我观察:如腹痛程度, 二便颜色及性状等情况。 ②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定时进食、少量、 多餐为原则;宜细嚼、慢咽,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 ;忌食辛辣、肥甘、过咸、过酸、生冷之品,戒烟 酒、浓茶、咖啡。 ③教会患者进行耳穴按压。 3.辨证施膳 可进食:猪肚、鱼肉、羊肉、鸡肉、桂圆、 大枣、莲子、生姜等。 【药膳】:胡萝卜大米粥 大米100克,胡萝卜50克,大米煮 成粥后加入胡萝卜煮熟烂后食之。 【功效】:健脾温胃 禁食: ①猕猴桃 性寒,味甘酸。《开宝本草》中指出: “冷脾胃。”《中药大辞典》也说: “脾胃虚寒者慎服。”凡脾胃虚寒痛者 当忌。 ②甘蔗 性寒,味甘。虽有清热 生津作用,但脾胃虚寒之人则不宜食。 《本草经疏》中明确告诫:“脾胃虚寒呕 吐者忌之”。故凡胃痛属寒者当忌食甘蔗。 ③莼菜 性寒,味甘。 《本草汇言》中记载: “莼菜凉胃,……不宜 多食久食,恐发冷气,困脾胃,亦能损人。” 《医林纂要》亦指出:“多食腹寒痛”。凡 脾胃虚寒疼痛者应忌食之。 ④西瓜 性大凉,能清胃火。 《滇南本草》说它能“治一切热症”, 素有“天生白虎汤”之称。《中药大辞典》 中指出:“中寒者忌服。”故寒性胃痛之 人切勿食之。 ⑤茭白 俗称茭瓜,唐代著名食医 孟诜曾指出:“茭白寒, 性滑,发冷气,滑中,不可多食。”《本草汇言》 亦说:“脾胃虚冷者勿食。”因此,寒性胃痛者 宜忌之。 ⑥螺蛳 性大凉,寒性胃痛者 切忌。《本草汇言》 中早有告诫:“此物体性大寒,胃中有冷饮,不宜 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中也说:“多食令人 腹痛不消。”不可不慎。田螺性同螺蛳,寒性胃痛 者亦在忌食之列。 ⑦蟹 性寒,味咸,亦属大凉之 物。《本草经疏》中记载 :“若血因寒凝,与夫脾脾胃虚寒滑,腹痛喜热恶寒 之人,咸不宜服。”《随息居饮食谱》也说“中气虚 寒者均忌。”所以,寒性胃痛以及气虚胃痛之人,皆 不宜食。 ⑧柿子 性大凉,味甘涩, 寒性胃痛之人切忌服食。《本草经疏》中早有告 诫:“……素有寒积、感寒腹痛、感寒呕吐者皆 不得服。”尤其不得与螃蟹一同食用。 ⑨香蕉 性凉,味甘。明李时珍 在《本草纲目》中还说它“甘,大寒。”凡有寒 性胃痛之人,均不宜服食,否则食后即感胃冷不 适,甚则立即引起胃痛发作,故当忌之。 ⑩荸荠 甘寒之物,能清胃热, 但寒性胃痛者则当忌食。 正如唐代食医孟冼所说: “有冷气,不可食。”清代食医王孟英也在 《随息居饮食谱》中说:“中气虚寒者忌之。” 4.辨证施药: 内服方:黄芪建中汤 【服用方法】宜温服, 少量频服。 外用方:中药热熨1号方 【功效】温中散寒 5.辨证施养: ①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忌暴饮暴食、饥饱 不匀; ②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粗糙多 纤维饮食,尽量避免食用浓茶、咖啡、烟酒和辛辣等, 进食宜细嚼慢咽。③指导患者慎起居,适寒温,畅情 志,避免恼怒、抑郁。 谢 谢聆 听

    TA的资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用户协议 - 常见问题
    ©2018-2022 lanrenwenku.com 懒人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 | 赣ICP备20002542号  | 赣公网安备 36012202000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