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懒人文库! [免费注册] | [登录] QQ登录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2023

42页
  • 卖家[上传人]:村长
  • 文档编号:1978
  • 上传时间:2025-05-10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27 MB
  •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20231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20232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20233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20234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20235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20236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20237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20238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20239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202310
    还有 32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文档价格

    ¥18.00

    VIP

    免费下载

    了解会员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联系我们
    •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 护理专家共识2023 作者: 2023.06.23 目录 01 前言介绍 02 《共识》形成 03 结果 04 讨论 1 前言介绍 概述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神 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发作时患者可出现肢体 强直阵挛发作、意识障碍等表现,病情加重可 进展为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efr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RSE),1/3~1/2 的 SE 患者将 发展为 RSE,同时易合并高热、呼吸衰竭、循 环不稳定甚至猝死等危及生命的合并症,具有 潜在致死性,2/5的患者最终死亡。 因此 在临床专科护理中,正确识别 SE 临床发作及 脑电异常、规范抗癫痫急救中的医护配合、 准确进行全面高级生命支持,精准终止抗癫 痫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 的给予,缩短 SE 发作时间,防止不可逆性脑 损伤或其他脏器功能的衰竭,是医护救治 SE 的关键。 确定 故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在中华护理 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北京抗癫痫协会护理工 作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在临床指南及共识的 高级别证据基础上撰写《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 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指 导护理人员早期识别 SE、明确救护原则、规 范急救流程、防控并发症以及终止癫痫的护 理评价等进行多维度总结,整理出护理操作性 较强的规范及推荐建议,解除临床对 SE 患者 的护理困惑,为有效安全实施成人 SE 护理实 践提供科学的依据。 2 《共识》形成 《共识》形成 2.文献检索方法::依据 6S 模型自上 而下的原则进行检索,检索成人 SE 医 疗和护理干预策略,包括 SE 识别、急 救、监护与支持、并发症防控、终止 SE 效果评价等相关临床实践指南、最 佳实践信息册、证据总结及系统评价等。 4.文献排除标准:(1)计划书或 报告书、摘要、信息不全且无法利 用、未获得全文的文献;(2)重 复收录的文献;(3)质量评 价为“低”的文献。 6.编写《共识》初稿:经全面、 系统的文献检索,提取中、高质 量指南,高质量系统评价,共识 和原始研究的证据,形成《共识》 初稿。 1.成立《共识》编写小组: 9 名成员(神经及重症护 理专家 5 名、神经科重症 医师 1 名、2 名乔安娜布 里格斯研究所系统评价员、 1 名编写秘书) 3.文献纳入标准:纳入标准如下。 (1)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年龄≥ 18 岁;(2)与SE 相关或间接相关的文 献;(3)文献类型为指南、专家共 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 分 析、随机对照试验及与证据密切相关 的原始研究;(4)语种为中、英文。 5.证据筛选及质量评价:指南的质量评价标准采用 英国2012年更新的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 系统评价和 Meta 分析的质量评价采用 系统综述评价工具进行评价;专家共识质量评价标 准采用 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专家共识 评价;原始研究采用 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推 荐级别系统(2014 版)对提取证据进行级别划分。 《共识》形成 8.实施专家函询及专家论证:依 据《共识》初稿编制专家函询问 卷,包含问卷说明、正文 2 个部 分。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 2 轮专家函询。 10.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 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 表示。 7.专家遴选:纳入标准如下。(1)具有丰 富经验,从事神经重症、重症医学护理的 医护人员;(2)本科及以上学历;(3) 中级及以上职称,工作年限≥ 10 年;(4) 自愿参与本研究;通过对医护专家遴选, 最终纳入 31 名函询专家。 9.形成《共识》终稿:经过 2 轮专家函询 及专家论证会,由编写秘书对专家意见进 行最终汇总、整理、修改,形成《共识》 终稿,再次发放给专家,经确认无误、无 修改意见后,最终形成 5 个一级主题、9 个二级主题的《共识》终稿。 3 结果 (一)结果 1.文献检索及质量评价 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38篇,其中指南9篇、系统评价1篇、RCT4 篇、类实验研究4篇、队列研究3篇、个案研究 2 篇、专 家共识15 篇。 2.31名专家的一般资料情况: 本研究共邀请31名专家参与函询,分别来自 8 个省市。 31名专家中男4名、女27名;年龄为(46.26±6.53)岁; 工作年限为(25.37±8.12)年;职称为主任护师 14 名、 副主任护师 8 名、副主任医师 2 名、主管护师及主治医 师 7 名。 结果 3.专家函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 100.00%。 (1)第 1 轮函询修改意见。 在监护与支持中添加意识状态评估; 将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的用药方式 从识别调整至急救中,成为一级指标; 将并发症防控的内容从监护与支持中删除,定为一级指标; 添加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STESS); 结果 3.专家函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 100.00%。 (1)第 1 轮函询修改意见。 在呼吸循环功能监护中添加 ASMs 的应用可以引起低血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加 强循环监护; 将低温治疗监测调整到二级指标的颅高压监护中; 营养支持与胃肠功能监护的内容建议整合凝练与 SE相关的内容;并发症防控中关于肺 部感染防控的内容较多,建议整合,重点突出 SE 患者肺部感染防控的专科特点;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建议增加护士的观察要点; 建议在脑电监护中,添加培养 ICU 护士对 SE 患者脑电图简单的识别能力。 结果 3.专家函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 100.00%。 (2)第 2 轮函询修改意见。 在恢复期护理评估中删除口服 ASMs 用药指导; 将恢复期护理评估修改为终止 SE 效果评价,并凝练内容。 结果 4.《共识》内容 (1)识别 SE。 (2)急救。 (3)监护与支持。 (4)并发症防控。 (5)终止 SE 效果评价。 4.《共识》内容 (1)识别 SE。SE 是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NICU)常见的重症疾病,早期识别并 及时终止 SE 发作是救治患者的最佳手段。 4.《共识》内容 SE 是指终止癫痫发作的机制失效或导致异常延长的癫痫发作(在时间点T1之后)的机制启动所引起的疾病,可 能会产生长期的后果(在时间点 T2 之后),包括神经元死亡、神经元损伤和神经网络的改变,取决于癫痫发作 的类型和持续时间[8]。 SE 常 分 为 CSE 和 NCSE[17](1 级 证 据,A 级 推 荐)。 CSE 的时间点 T1 是 5 min,即全身性强直 - 阵挛发作时间持续 5 min 以上,或 2 次以上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 能完全恢复,是最急、最重,伴有意识障碍且发作后可能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的一种 状态(1 级证据,A 级推荐)。 NCSE在脑电图上显示持续或反复的癫痫样放电, 无明显的肢体抽搐。在 NCU 常见的 NCSE 患者,部分 是由于 CSE 治疗不充分、治疗延迟或未治疗引起,临床上可见间断的眼球震颤、嘴角或者肢体远端微小抽动性 发作(2 级证据,B 级推荐)。 4.《共识》内容 (2)急救。生命支持评估:当患者处于 CSE,生命体征不平稳(需排除由于 SE 导致 的意识丧失、面部青紫、屏气等征象),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遵循 CAB 进行 急 救,即人工循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38](1 级证据,A 级推荐)。给予吸氧、建 立人工气道,保持气道通畅及有效氧合,基本生命体征稳定后,评估 SE 发作立即启动 ASMs治疗终止SE。及时准确给予ASMs:护理要点见表1。 结果 4.《共识》内容: 表1 给予ASMs终止癫痫发作的护理要点 证据内容 证据等级 推荐级别 1.护士需优先处理ASMs的医嘱,并立即执行医嘱[39]。 3级 B 2.给药前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保持气道通畅,保证30 min内首次安全有效给予ASMs【14】。 3级 B 3.建立2条静脉通路,推荐给予中心静脉导管置人(双腔或以上)。建立足够的ASMs种类及数量储备。 专家共识 B 4.给予ASMs (1)手动静脉推注药物时,需根据医嘱开启的ASMs,剂量,选择使用与药量匹配的最小容积的注射器,按医 专家共识 B 嘱时长专家共识匀速、准确推注。 (2)CSE发作持续时间>5min时,遵医嘱立即给予ASMs药物静脉注射,如未能成功建立静脉通路,优先选择 5级 B 肌5级肉注射【10】. (3)持续泵人 ASMs药物:采用双泵给药轮流续泵方法持续泵入药物[26】,保持患者体内有效血药浓度。 3级 B (4)双人核对、调整给药剂量时需做好记录。 专家共识 B 5.给药后观察:意识状态、瞳孔的变化,发作频次、幅度以及持续时间。 专家共识 B 注:ASMs为抗癫痫药物:CSE为惊性癫持续状态。 4.《共识》内容 急救护理: ①准备急救设备(心电监护仪,吸氧、吸引装置,呼吸机)和癫痫急救物品(口咽通气道 或牙垫、吸痰管、气管插管)及导尿管、胃管、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等物品(专家 共识,B级推荐)。 4.《共识》内容 急救护理: ②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气垫床使用,防止压力性损伤。床档应用,防止发作时坠床、磕碰伤等意外 (3 级证据,B 级推荐); 癫痫抽搐时勿按压肢体,防止骨折;针对躁动不安、SE 发作频繁者,需对气 管插管实施双固定,并防止颈后及面颊部皮肤受损(3 级证据,B 级推荐); 单人房间、集中护理操作,避免声光及频繁接触对患者的刺激(专家共识,B 级推荐); 4.《共识》内容 急救护理: ②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常规监测人工气道的气囊压力、抽吸囊 上分泌物,做好机械通气的护理(1 级证据,A 级推荐); SE 患者由于分泌物较多,适时进行气道吸引,推荐使用口腔分泌物持续引流装 置,面颊部皮肤贴膜保护,防止分泌物浸渍(专家共识,B 级推荐)。 紧急处理:见表 2。 4.《共识》内容 4.《共识》内容 (3)监护与支持。 脑电图监测与护理:尽早开始持续脑电图监测,监测 时间至少为24 h(2 级证据,B 级推荐); 护士在脑电监测过程中能够识别简单异常脑电图波形, 及时报告医生(3 级证据,B 级推荐); 脑电图监测使用独立电源,避免其他医疗仪器设备带 入的干扰(2 级证据,B 级推荐); 避免电极脱落,尤其在翻身、振动排痰等操作后,需 确认电极位置的准确性。 4.《共识》内容 (3)监护与支持。 视频监测患者需暴露目标部位(四肢、颜面部),做 好隐私部位的遮挡(专家共识,B级推荐); 当患者的Braden评分≤9分、血糖增高、SE发作或头 部不自主运动时间≥30 min,或白蛋白≤30 g/L、前白 蛋白≤170 g/L时,需定时观察头部皮肤情况,微调电 极位置,避免头皮破损(专家共识,B级推荐)。 结果 4.《共识》内容: (3)监护与支持。 意识状态评估: 采 用 格拉斯哥评分(GCS)及全面无反应性评 分(FOUR)进 行 SE 患 者 意 识 状 态 的 评 估(专 家 共 识,B 级推 荐) GCS 评 分 和 FOUR 评 分 越 低,患 者 意 识 障碍程度越严重, 此时需动态监测患者病情加重情况(专家共识,B 级推荐) 使用 STESS 评估并预测患者的转归。当 SE 患者大量使用镇静 或麻醉剂 治 疗 时,Richmond 镇 静 - 躁 动 评 分(RASS 评 分)可作为评估镇静效果可靠的评估工具(专家共识,A 级推 荐) 4.《共识》内容 (3)监护与支持。 意识状态评估: RASS 评分可及时、动态、准确、个体化地评估镇静效果,保 证患者安全(2 级证据,B 级推荐) 评分 -2~1 分,目标评分维持 -1~0 分,表明患者镇静深度满 意,对于 SE 患者建议间隔 2~4 h使用RASS进行镇静效果评价 即开始使用镇静药物或改变治疗方案后 1 h 内,10~30 min 评 估 1 次,之后每 60 分钟再评估,达到目标评分再动态评估(2 级证据,B 级推荐)。 患者的 STESS 评分< 3 分时,预示转归较好,死亡风险低。 4.《共识》内容 (3)监护与支持。 呼吸、循环功能监护: SE 发作或 ASMs 的应用,会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需加强 呼吸监护(专家共识,B 级推荐); 部分 ASMs 可能引起低血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需加强循 环监护,持续 ASMs 静脉泵入时,需动态监测血压、乳酸、血 流动力学等相关指标(1 级证据,B 级推荐); 低血压患者增加监测频次,必要时遵医嘱补液,提高血容量或 给予升压药物(1 级证据,A 级推荐) 4.《共识》内容 (3)监护与支持。 颅高压监护: SE 患者因持续抽搐发作而出现低氧血症、高热、脑水肿等并发 症,易引起颅内压升高;当出现呕吐、意识障碍,影像学证实 脑水肿明显时,建议将床头抬高 30°(5 级证据,B 级推荐), 缩短(< 30 min)影响颅内压增高患者胸肺部护理的时间(2 级证据,B 级推荐)。 4.《共识》内容 (3)监护与支持。 颅高压监护: 遵医嘱给予甘露醇并在有效时间内(< 30 min)安全输注[44] (2 级证据,B 级推荐)。如若启动低温治疗需注意核心体温需 为 33~35 ℃,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1 级证据,A 级推 荐),采用寒战评估量表评估患者低温过程中的寒战(专家共 识,B 级推荐); 一旦开始复温需关注颅内压反跳(3 级证据,B 级推荐),保持 电解质平衡和内环境稳定,防止心律失常及电解质紊乱(1 级证 据,A 级推荐)。 4.《共识》内容 (3)监护与支持。 营养支持护理: 推荐使用营养风险筛查表 2002 进行营养风险筛查[46] (2级证据,A级推荐)。依据患者间接能量测定获得患者所需 的静息能量耗,选择相应营养制剂达到热卡供给目标,估算预 测喂养量时可在其基础目标值上进行增加(3 级证据,B级推 荐)。 4.《共识》内容 (3)监护与支持。 营养支持护理: 由于大量ASMs或麻醉药物的应用抑制胃肠道蠕动,需定期评估 和监测腹胀和便秘的发生(专家共识,B级推荐); 当患者出现胃肠排空障碍、胃残留量> 200 ml;胃动力药物给 予后 24 h 仍无法改善时,可实施鼻肠管置入,进行营养液喂养, 有效进行营养支持,同时保留鼻胃管抽吸胃内残留液。胃肠排 空障碍而鼻肠管放置未成功者,必要时联合肠外营养支持(5 级 证据,B 级推荐)。 4.《共识》内容 (3)监护与支持。 其它监护与支持: SE 患者监护过程中,护士要按照护理相关制度落实护理措施, 保障患者安全。当 SE 患者高热时,要排除 SE 发作促使机体产 热引起的高热,并对症处理;若由于感染等原因造成,需早期 干预和防控(专家共识,B 级推荐); 4.《共识》内容 (3)监护与支持。 其它监护与支持: 其次遵医嘱监测血药浓度时要注意血液样本采集的时机、类型 及样本保存和送检要求,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5 级证据,B 级推荐)。 给予大量 ASMs 或麻醉药物效果不佳的 RSE 患者,生酮饮 食是目前的治疗手段,护士需遵医嘱安全实施与监测(专家共 识,B 级推荐),做好生酮饮食个体化耐受性的评估(4 级证据, B 级推荐)。 4.《共识》内容 (4)并发症防控。 SE 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由于卧床、ASMs 及麻醉药物的大量应用、长 时间机械通气等,需做好并发症防控。 4.《共识》内容 SE 发作时,需做好气道管理, 早期使用 ASMs,缩短 SE 发作 时间,减少发作频次 ①下呼吸道 感染的防控 (4)并发症防控。 加强口腔护理,早期实施幽门 后喂养 采用体位引流等气道廓清技术,降低肺 部感染发生(2 级证据,B 级推荐) 4.《共识》内容 (4)并发症防控。 ② DVT: 对非手术患者应用 Padua 评分表进行 DVT 风险评估,≥4分为DVT发生的高危人群(1级 证据,A级推荐); 手术患者采用Caprini评分量表进行DVT风险评估,≥5 分为 DVT 发生的高危人群(专家共 识,B 级推荐)。 因此需要采用机械性预防手段(足底静脉泵或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每日应用 18~24 h, 不推荐使用弹力袜; 药物性预防可采用抗凝剂,首选腹壁规范注射,同时监测 D- 二聚体和下肢超声[57] (专家共识,B 级推荐)。出现下肢 DVT 者需测量腿围,观察肢体是否 肿胀并抬高,避免穿刺。 4.《共识》内容 (4)并发症防控。 ③电解质紊乱: 出现严重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血糖或高血糖等异常参值,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④药物不良反应: 针对药物性皮疹需动态评估,遵医嘱予药物外用,保持床单位整洁,禁止使用肥皂水、乙醇 擦拭皮肤,避免发作时出现破损(4 级证据,B 级推荐); 出现丙泊酚输注综合征患者,遵医嘱停止药物输注,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并给予对症处理。 丙泊酚持续泵入时,输注管路需 12 h 更换 1 次(2 级证据,B 级推荐); ASMs 易引起肝功能异常、血氨升高、血象抑制、凝血功能异常,需动态观察早期防控(专 家共识,B 级推荐)。 4.《共识》内容: (5)终止 SE 效果评价。 当 GCS评分> 8 分和(或)FOUR 评分> 12 分,提示患者脑功能或意识状 态的好转(专家共识,B 级推荐); 当患者无临床惊厥性 SE 发作、未见脑电图监测下的 SE 发作、以上二者均未 出现且 24 h 未再复发或发作,提示已成功终止 SE(专家共识,B 级推荐)。 护理评估时,ASMs 从静脉泵入逐步过渡到口服给药;机械通气患者可循序渐 进实施呼吸机撤离;患者自主吞咽从不配合至逐步能够经口进食;患者的依从 性逐步提高等指标,亦可有效判断成功终止 SE 的发作(专家共识,B 级推 荐)。 4 讨论 讨论 《共识》分别从 SE 的识别、急救、监测与支持、并发症防控和终 止 SE 效果评价 5 个维度阐述了 SE 循证护理内容,形成了护理上 亟需的监测与实践内容,不仅为神经重症护理同仁提供护理依据, 同时也为其他疾病出现 SE 的患者提供护理策略的借鉴。 SE 是神经重症发病最急、最重的急症,可 造成患者不可逆的脑损伤,需要医护人员 全方位综合管理,方可使患者转危为安。 LOGO 《共识》撰写过程中,发现国内外对于 SE 的护理直接相关的循证依据 较为缺乏,希望通过《共识》的研究,促进护理人员更加深入开展 SE 护理实践的研究,最终为 SE 患者的护理提供最佳护理策略。
    TA的资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用户协议 - 常见问题
    ©2018-2022 lanrenwenku.com 懒人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 | 赣ICP备20002542号  | 赣公网安备 36012202000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