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系列介绍PPT
18页









文档价格
¥18.00
VIP
了解会员
免费下载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系列介绍
壹
贰
叁
肆
创
画
艺
历
作
作
术
史
背
内
鉴
流
景
容
赏
传
创作背景
《清明上河图》属于国宝级文物,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 院。这幅画宽约25.2厘米,长约525厘米,采用绢本设色 技法精心绘制。
壹
创作背景
《清明上河图》是由北宋画家张择端所创作的一幅风俗画
基本信息
《清明上河图》属于国宝级文物,现珍藏于北 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宽约25.2厘米,长约 525厘米,采用绢本设色技法精心绘制。
创作背景
作品成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大约在12世纪 初,展现了当时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繁 华景象,特别是清明时节城市的生活面貌和社 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历史价值
《清明上河图》不仅是绘画艺术的瑰宝,也是 研究宋代社会经济、城市建设、民俗风情的珍 贵史料,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城市文明具有极高 的价值。
创作背景
张择端,北宋著名画家
字正道,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市)人
他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世界名画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 根据部分资料,张择端大约生于1085年,逝于1145年,但具体的生平年
份在历史上存在争议,没有确切的史书记载。
画作内容
《清明上河图》属于国宝级文物,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 院。这幅画宽约25.2厘米,长约525厘米,采用绢本设色 技法精心绘制。
贰
画作内容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汴京以及汴河 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全面而生动地展示了北宋时期 的社会生活、经济繁荣和城市 景观
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今天的节日集 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大致分为汴 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
画作内容
这部分开篇,展现了一派宁静祥和的乡村风光
在轻纱般的晨雾中,稀疏的林木与初春的嫩绿相互映衬,几间简朴的茅舍散落其间,透露出浓厚 的生活气息。小桥流水,老树参天,扁舟悠然,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画中,两脚夫驱赶着 负重的毛驴,满载货物向城市方向行进,预示着一天忙碌的开始。
画作内容
汴河作为画作的中心部分,描绘了当时重要的水路运输和商业活动
汴河上,船只往来频繁,有货船、客船、官船等多种类
壹
型,有的停泊装卸,有的缓缓行驶,繁忙而有序。桥上
桥下,人来人往,有牵马过桥的行人,有沿河叫卖的小
贩,还有观看船只经过的游人。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虹桥”部分,这座木拱桥结构独特,
贰
无柱支撑,是当时桥梁建筑的杰作,也是画面中的一个
高潮。
画作内容
进入城内,画卷展现了一个繁华喧嚣的都市风貌
壹
贰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式各样的商家招牌醒目, 有茶馆、酒楼、布庄、药店等,反映出当时商 业的繁荣。
人群熙熙攘攘,各式人物形态各异,有商人、 手艺人、官员、僧侣、儿童等,他们的服饰、 动作、表情各不相同,展示了社会各阶层的生 活状态。
叁
此外,还有车马行进、骆驼队运输等场景,体 现了城市的交通和贸易活动
艺术鉴赏
《清明上河图》属于国宝级文物,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 院。这幅画宽约25.2厘米,长约525厘米,采用绢本设色 技法精心绘制。
叁
艺术鉴赏
内容丰富,描绘东西繁多
《清明上河图》以惊人的细腻和广博,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的社会全貌,从城郊的农村风光、繁忙的汴河运输,到繁华的市井街道、各 式各样的店铺与行人,甚至是桥头的交通事故和城门的守卫换岗,无不一一 呈现。
画面中人物超过五百,牲畜、船只、桥梁、房屋等数不胜数,有赶集、买卖、 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 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 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
艺术鉴赏
结构严谨,繁而不乱, 长而不冗,段落分明
画卷被自然地划分为三部分:城郊、汴河以 及城内街市,每一部分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 联,形成了连贯而富有节奏的叙事结构。
画面布局疏密有致,场景转换自然流畅,充 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 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艺术鉴赏
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的绘画技法展现了高度的艺术造诣
他既能以大开大阖的笔触勾勒出辽阔的自然景观和宏大的城市轮廓,又能以细腻入微的手 法刻画人物表情、服饰纹理乃至街市上的每一个小物件,达到了宏观与微观的完美统一。 这种结合不仅体现在画面的构图上,更渗透在每一笔一划之中,使得整个画卷既有气势磅 礴的壮丽,又不乏日常生活的温馨与真实,展现了画家对生活观察入微和艺术表达的双重 功力。
历史流传
《清明上河图》属于国宝级文物,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 院。这幅画宽约25.2厘米,长约525厘米,采用绢本设色 技法精心绘制。
肆
历史流传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北宋时期
金朝时期
元朝时期
明朝时期
清朝时期
现代
1101年,由北宋宫廷画 师张择端绘制完成,随 即被收入北宋皇宫(御 府),得到宋徽宗赵佶 的青睐,徽宗亲笔题签 并加盖双龙小印。
1127年,随着北宋的灭 亡和“靖康之变”, 《清明上河图》流入金 朝统治区域。到了1186 年,金朝的文人如张著、 张公药、郦权、王磵、 张世积等人在画卷后题 跋,记录了该画的一些 信息。
1260年,随着元朝的建 立,《清明上河图》被 收入元朝的秘府。然而, 后来该画被一位官匠以 赝品替换后流出宫外, 几经辗转,最终被杭州 的陈彦廉购得。
画作在民间流传,期间 曾被明朝首辅李贤、李 祁、吴宽、李东阳等人 收藏。后来,画作落入 权臣严嵩及其子严世蕃 手中。直至明末,画作 再次流落民间。
《清明上河图》先是被 陆费墀收藏,后转至毕 沅手中。毕沅去世后, 因清廷查办其遗产,此 画被没收入宫。之后, 太监冯保又将其变卖, 画作再次进入民间流通。
经过多次辗转,如今 《清明上河图》被珍藏 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成 为国家级文物,也是研 究宋代社会生活和城市 面貌的重要资料。
历史流传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 价值
艺术影响
《清明上河图》以其精湛的绘画技艺,尤其是对人物、建筑、交通工 具等细节的精妙描绘,对后世画家在构图、技法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研究的宝贵资源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 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 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系列介绍
TA的资源
新上传的文档
热门下载

2022-12-13 11页

2025-05-29 18页

2025-05-20 14页

2022-09-08 22页

2022-09-14 34页

2025-06-17 18页

2022-09-16 13页

2025-05-16 23页

2025-05-30 26页

2022-09-16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