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梗塞ocsp分型和治疗ppt课件
28页









文档价格
¥18.00
VIP
了解会员
免费下载
急性脑梗死临床分型、 分期治疗(个体化治疗)原则
XXX
202X
目 录
1
脑梗死的基本知识
2
脑梗死的分型
3
急重型脑梗死的分期治疗
缺血阈
正常情况下脑血流量为50ml/l00g/分 下降至30ml/l00g/分以下时,病人出现症状; 下降至20ml/l00g/分以下时,神经元电活动衰竭(电衰竭),传导功能丧失; 下降至l5ml/100g/分以下时,神经细胞膜离子泵衰竭(膜衰竭),细胞进入不可逆损害; 下降至l0ml/l00g/分以下时,细胞膜去极化,钙离子内流,细胞最终进入死亡
脑梗死与半暗区
半暗区: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血流并未完全中断,梗死灶中心区周围存在一个缺血边缘区, 这一区域内神经元处于电衰竭状态。
血流马上恢复,功能可恢复正常
缺血加重细胞进入膜衰竭,成为梗 死扩大部分
临床救治的目的就是抢救半暗区
最有效的手段
复流时间窗 流,脑梗死还可抢救 血管3-6小时内恢复血
溶栓
治疗基本原则
缺血瀑布理论:近年发现脑缺血、缺氧造成的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神经 介质释放—钙过量内流—自由基反应—细胞死亡等一系列缺血性连锁反应, 是导致缺血性脑损害的中心环节。
治疗的基本 原则
溶栓复流 脑保护方法和药物
目 录
1
脑梗死的基本知识
2
脑梗死的分型
3
急重型脑梗死的分期治疗
分型的必要性
急性脑梗死分型治疗大量临床病理研究证明急性脑梗死不是单一疾病,而
是一组包括不同的病因、严重程度、临床转归的疾病的总称。
按病程分:稳定型、进展型二型或分为稳定型、改善型、恶化型三型。
同一病人在病程不同时间就诊,就可以定为不同型!
按病灶大小分:大梗死、小梗死、腔隙性梗死等类型。
不能适应发病急性期内!
重症轻治 轻症重治
如何分型?
脑梗塞常用的分型方法
社区流掉及临床观察: OCSP分型
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 TOAST分型、LSR分型(病因)
临床诊断(主要病因及机制): 动脉血栓性、心源性、腔隙性、其他
影像学:CT分型
OCSP分型
依据临床表现迅速分型,提示受累血管及梗塞灶的大小和部位
完全前循环梗塞(TACI) 部分前循环梗塞(PACI) 腔隙性梗塞(LACI) 后循环梗塞(POCI)
TACI
三联征,即完全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的表现: 1. 大脑较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意识障碍、失语、失算、
空间定向力障碍等) 2. 同向偏盲 3. 对侧三个部位(面、上与下肢)的运动和/或感觉障碍 多为MCA近段主干,少数颈内静脉虹吸段 大片梗塞
TACI
27小时CT
48小时CT
PACI
有以上三联征的两个,或只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或感觉 运动缺损,较TACI局限。 受累血管:1.MCA近段主干,皮质侧支循环良好;
2.MCA远段主干、各级分支、或ACA级分支 中、小梗塞
皮层梗塞
PACI
基底节梗塞
LACI
各种程度的腔隙综合征
1. 纯运动性轻偏瘫(单纯运动卒中、PMS)
2. 单纯感觉卒中(PSS)
3. 感觉运动卒中(SMS)
4. 共济失调性偏瘫(运动失调性轻偏瘫 AH)
共济失调-脚轻瘫综合征、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大多是基底节或脑桥的小穿通支
小腔隙灶
腔隙性梗塞
POCI
各种程度的椎基综合征 1. 同侧颅神经瘫痪及对侧感觉运动障碍(交叉性体征) 2. 双侧感觉运动障碍 3. 双眼协同活动及小脑功能障碍,无长束征或视野缺损 椎基动脉及其分支 大小不等的脑干、小脑梗塞
小脑和脑桥梗塞
POCI
中脑梗塞
POCI
延髓梗塞
OCSP分型优点
简便快捷 临床可广泛使用 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较准确的预测梗死灶的部位和大小,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OCSP分型局限
1.分型粗略,未明确不同亚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不同亚型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有相似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不 同时期的症状体征有变动,因此分型过程存在一定的偏倚
分型治疗要点
在治疗实施中,除了以稳定内脏为主的全身支持及脑保护等 通用之外,各个类型的重点:
TACI: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在时间窗(3-6h)内符合条件的可紧急溶栓 PACI、较重POCI:时间窗内溶栓,有脑水肿征象者须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较局限的PACI、较轻的POCI:缓和的改善脑血循环 LACI:改善脑血循环
目 录
1
脑梗死的基本知识
2
脑梗死的分型
3
急重型脑梗死的分期治疗
分期治疗要点
适用于脑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的急重型脑梗死(TACI、POCI、 部分POCl),大多数为进展型卒中。
按病程分为四期:
复流时间窗期(3-6小时内) 脑水肿颅高压期(3-6小时后) 恢复期(2-4周后) 后遗症期(6个月后) 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和临床表现确定其处于那一期而采用相应的治疗
复流时间窗期
症状出现3-6小时内 在脑保护治疗下紧急溶栓复流 脑保护
目前无公认有效药物 全身亚低温(32-35摄氏度) 对轻型病例还可以通过升压、扩容等方法,在时间窗内开放侧枝循环、寻找减少 再灌流损害的有效复流途径
脑水肿颅高压期
在复流时窗期后,即发病超过6小时,按闭塞血管和梗死灶大小, 可持续2~4周
1. 对症治疗,如维持呼吸、血压、血容量及心肺功能稳定 2. 积极抗脑水肿、降颅压(包括外科方法),防止脑疝形成 3. 预防合并症,帮助机体渡过调控障碍的难关 4. 适当应用抗凝、降纤及抗血小板疗法,特别是进展性卒中
恢复期
脑水肿、颅高压症状消退后即进入恢复期 一般支持性治疗 通过功能锻炼,康复治疗逐步改善 积极预防梗死再次发生
后遗症期
1
脑卒中后的 神经功能缺 损症状
2
3
继续功能锻炼, 开展三级预防 康复治疗
脑梗死分型与分期方案
CT排除出血性卒中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做出临床分型诊断(OCSP)和初步的临床病理亚型诊断 对急重的TACI、PACI、POCI亚型,按就诊时间区分为四期,指导相应临床治疗 防止重型轻治,轻型重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再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
MRI等复查,做出最后临床病例亚型诊断,以制订康复治疗措施和预防复发 的二级防治方案
谢谢大家聆听!
XXX
202X
TA的资源
新上传的文档
热门下载

2025-04-29 32页

2025-08-01 21页

2025-08-02 25页

2025-08-01 88页

2025-06-12 27页

2025-08-02 19页

2025-07-24 60页

2025-06-05 62页

2025-06-12 30页

2025-05-15 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