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懒人文库! [免费注册] | [登录] QQ登录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西双版纳云南旅游介绍PPT课件

26页
  • 卖家[上传人]:大叔大爷
  • 文档编号:2682
  • 上传时间:2025-08-25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69.72 MB
  • 西双版纳云南旅游介绍PPT课件1 西双版纳云南旅游介绍PPT课件2 西双版纳云南旅游介绍PPT课件3 西双版纳云南旅游介绍PPT课件4 西双版纳云南旅游介绍PPT课件5 西双版纳云南旅游介绍PPT课件6 西双版纳云南旅游介绍PPT课件7 西双版纳云南旅游介绍PPT课件8 西双版纳云南旅游介绍PPT课件9 西双版纳云南旅游介绍PPT课件10
    还有 16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文档价格

    ¥18.00

    VIP

    免费下载

    了解会员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联系我们
    • 旅游胜地|风景名胜|特色美食|文化习俗 美丽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诗意烟火皆不负 目 录 CONTENTS 美丽的西双版纳 风景名胜 特色美食 文化习俗 PART 01 美丽的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诗意烟火皆不负 美丽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 的8个自治州之一,首府景洪市。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 边缘,属热带季风气候。 傣族是主体民族, 世居着13种民族。 美丽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 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 美称: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 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 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联合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联合国世 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 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 PART 02 风景名胜 List of national parks of China 风景名胜 西双版纳A级旅游景区 等级 5A 4A 3A 2A 1A 景区名称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西双版纳傣族园 景洪曼听公园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 西双版纳望天树景区 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 西双版纳勐泐大佛寺 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 西双版纳茶马古道景区 西双版纳勐景来景区 西双版纳曼迈桑康景区 西双版纳南药园 思小高速公路(西双版纳段) 勐海景真八角亭景区 西双版纳雨林谷 西双版纳打洛独树成林景区 风景名胜 望天树景区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望天树景区 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位于云 南省勐腊磨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 内,是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 机组成部分和中国热带雨林典型的代表, 位于勐腊县东北14千米处,距景洪市 134千米,距国家一级口岸磨憨60千米. 主 要 景 点 勐仑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于1959 年1月1日在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 授领导下创建,地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州勐腊县勐仑镇,占地面积1100公顷, 海拔570米,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物种 保存、科学普及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AAAAA级旅 游风景区。 风景名胜 野象谷 西双版纳野象谷位于景洪以北的勐养自然保 护区内,地处东西两片林区结合部的河谷, 距景洪市22千米,是以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 为主题的国家公园。 主要景点 傣族园 西双版纳傣族园是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国家AAAA 级旅游风景区,座落橄榄坝,南傍澜沧江,北依龙 得湖距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市27千米。是西双版纳州 集中展示傣族宗教、历史、文化、习俗、建筑及服 饰饮食等特色的旅游风景区。主景区由曼将(篾套 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嘎 (赶集寨)、曼听(宫廷花园寨)五个保存最完好 的傣族自然村寨为重要部份组成 风景名胜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在27025.5亩热带沟谷 雨林的基础上创建的,公园距景洪市以北6千 米,位于214(昆洛)国道旁。公园以“热带 沟谷雨林、孔雀放飞及野生动物展示、哈尼 族爱伲文化”为三大主题特色,园内有北回 归线以南保存完好的热带沟谷雨林。 主要景点 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 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位于云南省景洪市城 区,占地120公顷,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授牌“国家级大学生野外实践基地”。 风景名胜 勐泐大佛寺 勐泐大佛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 市城郊,作为中国最大的南传佛教寺院,它是古代傣 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原址上恢复重建的。 主要景点 曼听御花园 曼听御花园的前身是傣王御花园,位于西双版纳州府所在地景洪市中心曼 听路35号,于1982年依托御花园遗址拨款重建,1985年4月正式对游人开 放,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占地400余亩,划分为民族文化广场、 御花园文化区(荷花园、兰花园、叶子花园)、放生文化区、佛教文化区、 御象文化区、铁刀木林区、民族歌舞表演场等. PART 03 特色美食 Special food 特色美食 味道特点是:香、脆、酸、辣、鲜。 西双版纳的民族风味食品独具特色,傣族风味自成体系,基本的 烹饪方法是烤、炸、蒸、剁、腌,很少炒菜; 特色美食 香茅草烤鱼 云南滇南地区的一道碳烤鲜罗飞鱼菜肴,也是地道传 统的一道傣族风味菜肴。主要材料有罗非鱼,辅料有 葱、姜、蒜、青辣椒、芫荽。 由于做法独到、香料独特、鲜香可口,在傣味菜肴中知 名度非常高,是傣家人款待贵宾不可少的一道菜。 毫崩,傣语“毫崩”,汉意为泡饼,也是属于 糯米加工成的粑粑。 特色美食 酸笋煮鱼,云南傣族名菜,清新的笋 子经过研制,自有特殊的酸味,用来 煮鱼。掩盖鱼的腥味同时又有清笋的 香味及酸味,云南人特别爱吃。 菠萝紫米饭是一道主食,主要食材 是紫糯米、菠萝,调料为食盐、食 用油等。该菜品主要是通过将食材 放入锅中蒸熟的做法而制成。 特色美食 臭菜是云南西双版纳、普洱等地最具特色的野生蔬菜, 臭菜煎蛋,更是傣族传统名菜。臭菜学名羽叶金荷欢, 是一种热带、亚热带植物上爆出的嫩芽。 在西双版纳大街小巷的烧烤摊前,您会看见有人先用刀向销 甘蔗一样削掉外层,再用手像剥香蕉一样剥开吃的一种美食, 那就是“毫澜”。“毫澜”为傣语,汉语的意思是又香又软 的米饭,被称为香竹糯米饭。它为西双版纳特有。 特色美食 西双版纳傣族的毫糯索,可译为紫花糯米糕, 是用石梓花粉和糯米粉做成的一种糯米粑粑。 一般是在傣历新年时做吃的,相当于汉族的 年糕。但云南旅游景点西双版纳当地人习惯 使用西双版纳傣语称毫糯索,向客人介绍时 称为西双版纳傣族的年糕。 百旺,傣族特色美食将制作好的熟鸡 肉、猪肉丁、花生米、盐、辣椒、花椒、 杂酱、葱、姜、蒜末、芫荽等佐料放入 另一个盆中,倒入尚未凝固的猪血,并 勾兑适量的水,充分搅匀。 特色美食 剁生,是中国西南地区彝、傣、白等民 族食俗。剁生是年节食品,是以生肉为 菜加工拌食。制作方法是将猪肉或牛肉 剁细,与葱、姜、蒜、辣椒搅拌而食。 剁生具有鲜嫩等特点。 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的森林 类型、土壤种类以及得天独厚的立体气 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 炒野生菌是一道美食。 PART 04 文化习俗 Cultural practices 文化习俗 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 (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和德宏傣 族景颇族自治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 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 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 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 右)举行,是西双版纳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 文化习俗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 磨”,俗称“土锅”。明初钱祖训所著《百夷 传》称:傣族“惟陶冶之器是用”。与其他民 族不同的是,傣族制陶是由妇女世代相承的。 慢轮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 在学会用手捏制陶坯后发 明的重要的制陶工具,其 底座为木质,再套上石 材做的轮盘。 傣族制陶技艺最突出的特色为 慢轮手工制作,器物表面均 用有纹的木拍拍打出印纹; 文化习俗 跳大鼓舞须在三个时候: 一是在三月百花盛开祭家神铁罗嫫嫫米遮时。 二是在“特懋克”(即“打铁节”)时。 三、是村寨长老卓巴、卓生家盖新房时,须搭一简易草棚 放置大鼓,举行祭鼓仪式后,敲鼓三声即可开始舞蹈。 基诺族大鼓舞 文化习俗 “关门节”傣语叫“豪瓦萨”,是傣族等民 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傣历九月十五日(在 农历六月中)。节日来源子古印度佛教雨季 安居的习惯,类似中原佛教的“结夏”。 关门节和开门节,是信仰下乘佛教的傣族、 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的宗教节日。 傣族的关门节和开门节等典型、更有代表 性和更具浓郁的宗教色彩。 傣族关门节 文化习俗 傣族壁画是傣族艺术 宝库中的一颗明亮的 宝石,是傣族人民聪 明才智的结晶。 傣族壁画多见为佛寺壁画,它通 过佛教题材,栩栩如生地表现了 傣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并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傣族的生活习 惯、风俗、风情和阶级关系,有 较高的艺术价值。 傣族壁画 文化习俗 傣族章哈 傣族章哈是傣族人民喜闻乐见、不可或缺的文化娱乐形式,是传承傣族历史文 化的重要载体。 象脚鼓舞是傣族流行最广泛、表 演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传统民族舞蹈。 傣族象脚鼓舞 它有独舞、对舞、群舞等多种表演形式, 可在多种场合表演或自娱。表演目的在于 祭祀神灵,驱灾避邪,庆贺丰年。 旅游胜地|风景名胜|特色美食|文化习俗 谢谢您的观看 西双版纳,诗意烟火皆不负
    TA的资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用户协议 - 常见问题
    ©2018-2022 lanrenwenku.com 懒人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 | 赣ICP备20002542号  | 赣公网安备 36012202000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