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胰腺炎PPT课件
75页









文档价格
¥18.00
VIP
了解会员
免费下载
LOGO HERE
急性胰腺炎
医疗知识|医学扩展|疾病介绍 Acute pancreatitis 主讲医生:xxx
LOGO HERE
概 论
一、定义
急性胰腺炎
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 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 变的疾病。大多数呈自限性,20-30%病情凶险,总体 病死率5-10%。
二、分型
临床分型
轻度:具有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
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1-2周内恢复,死亡率极低。 中度:具有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
衰竭(48h内恢复),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而不存在持续性的 器官功能衰竭。 重度: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48h以上),死亡率36-50%。
二、分型
影像分型
间质水肿性胰腺炎:由于炎性水肿引起胰腺弥漫性肿大,偶有
局限性肿大;CT表现为胰腺实质均匀强化,但胰周脂肪间隙模 糊,可伴有胰周积液。 坏死性胰腺炎:5-10%AP患者伴有胰腺实质坏死或胰周组织坏死, 或二者兼有;早期增强CT有可能低估胰腺及胰周坏死的程度, 起病1周以后的CT更有价值。
二、分型
重症胰腺炎的病程分型
急性反应期:发病~2w,可有器官衰竭。
全身感染期:2w~2m,全身细菌、深部真菌(后期)或双重感染为主要表现。
残余感染期:2~3m以后,营养不良、腹膜或腹腔内残腔,窦道、消化道瘘。
三、术语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
发生于病程早期,表现为胰腺内、胰周或胰腺远隔间隙液体积聚,缺乏完整 包膜。
急性坏死物积聚
发生于病程早期,表现为液体内容物,包含混合的液体和坏死组织,坏死物 包括胰腺实质或胰周组织的坏死。
三、术语
胰腺假性囊肿
有完整非上皮性包膜包裹的液体积聚,内含胰腺分泌物、肉芽组织、纤 维组织等,起病4周内。
包裹性坏死
是一种成熟的、包含胰腺和(或)胰周坏死组织、具有界限分明炎性包 裹的囊实性结构,起病4周内。
胰腺脓肿
胰腺内或胰周的脓液积聚,外周为纤维囊壁,增强CT提示气泡征。
LOGO HERE
病 因
1.胆石和胆道疾病
2.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3.胰管阻塞:良性胰管狭窄、SOD、胰腺分裂等 4.手术与创伤:ERCP术后 5.代谢性:高钙血症、高血脂、妊娠、糖尿病昏迷和尿毒症等 6.感染性、药物性、十二指肠球后穿透性溃疡、邻近乳头的十 二指肠憩室炎、自身免疫性及先天性
7.特发性胰腺炎
常见病因
1、胆石症
2、高甘油三酯血症 TG>=11.30mmol/L时,临床极易发生AP;而<5.65mmol/L时,发
生AP的危险性减小。
3、乙醇
胆汁返流、酒精中毒 胰腺微循环障碍等
胰腺充血、水肿、坏死 激活
胰酶原
各种有活性的胰酶
激活的胰酶进入血循环 感染性因素
细胞因子、 炎性介质的释放
白介素-1,6 肿瘤坏死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胰液的外分泌
外分泌和内分泌,外分泌部分由腺泡和导管组成,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胰液: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 7.8-8.4,渗透压与血浆相等,每日分泌1-2L。 成分:无机成分中,水占97.6%,主要负离子是HCO3-和Cl-;有机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
淀粉酶)、蛋白质水解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羧基肽酶)、脂肪类水解酶(胰脂肪酶、辅脂 酶);另外,腺泡细胞还能分泌少量胰蛋白酶抑制物。
当各种因素导致胰腺分泌急剧增加时,可因胰管压力增高导致胰小管和胰腺腺泡破裂,胰蛋白酶原渗 入胰腺间质而被组织液激活,出现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
胰液含3种营养物质的消化酶,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强、消化功能最全面的消化液。 胰液分泌
头期: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少,而酶的含量丰富;占消化期胰 液分泌量的20%。
胃期:食物扩张胃,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引起含酶多但液体量少的胰液分泌;占消化期胰液分泌 量的5-10%。
肠期:最重要时相。占70%,碳酸氢盐和酶含量也高,参与这一期胰液分泌的因素主要是促胰液 素和缩胆囊素。
胰液的外分泌
促胰液素:由小肠上段粘膜内的S细胞分泌,胃酸是引起促胰液素分泌的最强刺 激因素,其次是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脂酸钠,糖类则无刺激作用。
作用: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使其分泌大量水和碳酸氢盐;促进肝胆汁分泌; 抑制胃酸分泌和胃泌素的释放。
缩胆囊素(CCK):促胰酶素,由小肠粘膜I细胞释放,促进CCK释放的因素按强 弱依次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胃酸和脂肪,而糖类则无刺激作用。
作用:促进胰腺腺泡分泌多种消化酶;促进胆囊平滑肌强烈收缩、促使胆囊胆汁排出;对 胰腺组织具有营养作用,促进胰腺组织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
LOGO HERE
临 床 表 现
轻重不一,表现不同。 1、腹痛 炎症水肿牵拉被膜或刺激腹腔N丛
餐后1-2小时突发, 持续性、阵发加剧,钝、刀割、绞痛 部位:上腹或左上腹,腰背部放射, 仰卧位加剧,坐位或前屈位减轻。
2、恶心、呕吐 早期为反射性,麻痹肠梗阻时加重、
3、腹胀、便秘 早期肠蠕动减弱,后期肠麻痹。
4、发热 单纯胰腺炎一低烧,3~5天自然消退; 持续高热者一出血坏死型.感染.败血症
5、黄痘 胰头部肿胀压迫,或胆管原发病所致。
左腰部Grey Turner征) 脐周皮肤Cullen征
(Grey Turner征)
9、水电解质紊乱 代碱、代酸、脱水、低钙
10、其它表现 急性糖尿病、ARDS、胰性脑病、 循环衰竭、MOF 低血钙 →抽搐
轻 型:1-5项症状为主 重 症:1-10项症状基本具备
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 1、胰瘘:急性胰腺炎出现胰管破裂,胰液从胰管漏出>7天。
胰内瘘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胰性胸腹水及胰管与其他脏器间的瘘(如消化道) 胰液经腹腔引流管或切口流出体表,为胰外瘘。
假性囊肿多于4周左右出现,初期为液体积聚,无明显囊壁,此后由肉芽或纤维组织构成的囊壁缺 乏上皮,囊内含有胰酶,无细菌。(<5cm时,6周内约50%可自行吸收,超过13周很少能吸收)
局部并发症: 2、胰腺脓肿:胰腺内、胰周积液及假性囊肿感染,发展为脓肿,患者常有发热、腹痛、消瘦及营养不良。
3、左侧门静脉高压:胰腺假性囊肿压迫和炎症,导致脾静脉血栓形成,继而脾大、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后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
并发症
全身并发症:
MODS:ARDS、急性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肠功能衰竭等 全身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 IAH(腹腔内高压)和ACS(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40%、10%,易导致
MODS。膀胱压>20mmHg,伴有少尿、无尿、呼吸困难、血压降低时,应考虑ACS。 胰性脑病:耳鸣、复试、谵妄、语言障碍及肢体僵硬等,多发生与AP早期,具体机
制不明。
LOGO HERE
辅 助 检 查
一、实验室检查
1、淀粉酶:血淀粉酶于起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3-5天恢 复正常。 2、脂肪酶:血脂肪酶于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其敏感性和 特异性均略优于血淀粉酶。
*引起淀粉酶升高的其他疾病:胰腺癌、消化性溃疡穿孔、肠梗阻、胆道阻塞、 胆囊炎、腮腺炎、服用镇静剂、酒精中毒、肾功能不全等。通常低于2倍。
*血淀粉酶、脂肪酶的高低于病情程度无确切关联,部分患者两种酶可不升高。
一、实验室检查
反映SAP病理生理变化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检测指标 白细胞升高 CRP>150mg/L 血糖(无糖尿病史) >11.2mmol/L TB、AST、ALT升高 白蛋白下降 BUN、CRE升高 血氧分压下降 血钙<2mmol/L 血甘油三酯升高 血钠、钾、PH异常
病理生理变化 炎症或感染 炎症 胰岛素释放减少、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胰腺坏死
胆道梗阻、肝损伤 大量炎性渗出、肝损伤 休克、肾功能不全 ARDS Ca2+ 内流入腺泡细胞,胰腺坏死 既是病因,也可能是后果 肾功能受损、内环境紊乱
二、影像学检查
B超:可以发现胰腺是否肿大,是否合并胆系疾患和腹水。胃肠道积气是影响B超诊
断的主要因素。当胰腺发生假性囊肿时,常用腹部超声诊断、随访及协助穿刺定位。
LOGO HERE
C T 表 现
水肿性胰腺炎
水肿性胰腺炎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假性囊肿
胰腺脓肿
胰腺脓肿
1、急性单纯性水肿性胰腺炎
20%左右在胰腺形态、大小和密度上无明显改变 胰腺形态改变--密度轻度下降、胰腺轮廓模糊 胰周积液 注射对比剂后,胰腺仍均匀强化、无坏死区 少部分可见中量腹腔积液和双侧少量胸腔反应性积液
2、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体积明显增大,轮廓模糊,CT密度下降,呈弥漫性,特 别是坏死区密度更低
有时急性出血期区域的CT密度可高于正常胰腺;亚急性或慢 性出血时,CT密度值可呈水样
无论出血还是坏死,增强扫描时均无强化 胰周积液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小网膜囊最为常见,其次依次
为左前肾旁间隙、降结肠旁沟等,同时可表现其相关腹膜或 筋膜不规则的增厚。
3、假性囊肿
可发生在胰腺内或胰腺外,胰腺外者,其分布与积液的扩散途径和分布 范围一致
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大小几厘米至几十厘米不等,大多数为单房, 偶为多房具有分隔,囊壁可薄厚不一,一般较均匀,伴感染时,囊壁较 厚
密度与水相近,感染性和出血性囊肿密度可升高 注射对比剂后,囊肿壁强化常不明显,甚至不强化,若为感染性脓肿,
囊肿壁可有不规则的强化表现
4、脓肿
脓肿密度与水接近 病灶区域内见到小气泡影,可明确为脓肿形成 注射对比剂后,脓肿壁明显强化 若病灶壁在增强CT上呈现环状强化,则对细菌性感
染有一定提示,需结合临床表现,必要时可在US或 CT引导下穿刺抽吸,进行生化检查和细菌培养。
5、假性动脉瘤
当胰液或炎症侵蚀胰腺周围血管时,逐渐导致血管 破裂出血,一般发生较缓慢,被纤维组织包裹,形 成假性动脉瘤,有些可合并动静脉瘘
以脾动脉最常见,其次为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胰十 二指肠动脉
形态多不规则,肿块强化明显,同血管强化方式
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英国指南推荐在起病6-10天后再进行首次CT评估 理由如下:增强造影剂可能加重肾功能损害;至少在起病4
天以后才出现胰腺坏死,早期CT检查可能低估胰腺受累的程度; CT通常不改变起病一周内的治疗决策。
必要时,早期CT检查可用于评价病情轻重。 6-10天后仍有持续器官功能衰竭、脓毒血症的表现或是临床
表现恶化者,应复查CT。
MRI表现
胰腺肿大,形态不规则 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 胰腺边缘模糊不清 MRI区分液性组织和坏死优于CT
诊 断
LOGO HERE
一、确立诊断 1.典型腹痛 2.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较正常上限3倍以上升高 3.CT提示胰腺或胰周炎性改变
以上3条符合2条即可确立诊断!
备注:根据胰酶水平诊断胰腺炎时,不能生硬地套用高于正常上限3倍以 上的限定,而应该根据当时距离起病的时间长短对结果进行判定!
二、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判断是水肿型还是出血坏死型 2.急性胰腺炎或复发性胰腺炎 3.病变累及胰腺部位、范围 4.是否累及邻近器官 5.有无并发症
Ranson评分(严重程度评估)
入院时指标
1、年龄>55岁;2、血糖>11.1mmol/L;3、AST>250U/L;4、LDH>350U/L;5、白细胞数>13x10^9/L;
入院后48小时指标
1、血钙<2mmol/L;2、PaO2<60mmHg;3、碱缺失>4mmol/L;4、BUN上升>1.79mmol/L;5、HCT减少>10%;6、体液丢失量 >6L。
共11分,大于3分,即为重症胰腺炎。
评价:其评分是根据病人入院至48小时的病情变化,不能动态评估严重程度,敏感性较差;逐渐被 其他评分系统所替代。
BISAP评分
目的:用于早期发现SAP,24小时内预测死亡风险
B: BUN>25mg/dl I: Impaired mental status 受损的精神状态(Glasgow<15分) S: SIRS A: Age>60岁 P: Pleural effusion(胸腔积液) <2分,死亡率低于1%;>=3分,死亡率明显增加
CT 评分
积分 0 2
胰腺炎症反应 胰腺形态正常 胰腺+胰周炎性改变
胰腺坏死 无坏死 坏死<30%
胰腺外并发症
胸、腹腔积液,脾、门静脉 血栓,胃流出道梗阻
4
单发或多个积液区或 坏死>30%
胰周脂肪坏死
评分>=4分为MSAP或SAP
急性胰腺炎的分级诊断
MAP
脏器衰竭
无
APACHE II评分 <8
CT评分
<4
局部并发症
无
死亡率(%)
0
ICU监护需要率 0
器官支持需要率 0
MSAP <48h恢复 可>8 可>4 可有 1.9 21 35
SAP >48h >8 >4 有 36-50 81 89
鉴 别 诊 断
胆石症 消化性溃疡穿孔 心肌梗死 急性肠梗阻
LOGO HERE
治 疗
两大任务
寻找并去除病因 控制炎症
(一)发病初期的处理
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支持治疗、防止局部及全身并发症 观察内容:血、尿、凝血功能、粪便隐血、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血糖、血钙、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血气分析、胸片、CVP等; 动态观察腹部体征的改变; 监测24小时出入量;病情危重时,入ICU。
(二)脏器功能的维护
早期液体复苏 针对急性肺损伤和呼吸功能衰竭的治疗 针对急性肾损伤或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其他脏器功能的支持
肝功能异常 DIC 消化道出血 肠道功能的支持
(三)抑制胰腺外分泌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蛋白酶抑制剂:乌他司丁、加贝酯
早期、足量
(四)营养支持(循证)
原则:及早恢复肠内营养!(48h内,通常3-7天)
目前证据还没有充分到可以下结论支持所有的重症胰 养!
腺炎都应该肠内营
轻症胰腺炎鼻饲无获益!(只需短期禁食)
重症胰腺炎:多数研究认为应通过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然而最新研究显 示这样做的不必要的!约80%的重症患者能耐受早期通过鼻胃管饲喂的肠内 营养,而比胃管容易放置也更经济。
胃排空障碍导致鼻胃管失败者,应置入鼻空肠管!
(四)营养支持(我国指南 )
支持鼻空肠营养(鼻空肠管、内镜下经皮空肠造瘘、手术空肠造瘘)!
EN方案的选择:
从小剂量开始,循序渐进 先短肽型,后整蛋白型 先增量,后增浓度 50-60%碳水化合物,15-20%蛋白质,20-30%脂肪 血糖控制<10mmol/L 并发症:腹泻、腹胀、恶心、呕吐,一般不必停用
(四)营养支持(我国指南 )
肠外营养:
脂肪乳以中长链脂肪乳为佳,TG<=1.7mmol/L时可正常使用;高脂血症患者TG在 1.7-5.1mmol/L时慎用或少用,TG>=51mmol/L时禁用!
脂肪乳输注时TG应维持在<=4.5mmol/L,一旦肠功能恢复,尽早给予肠内营养。
(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循证)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程不应超过14天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早期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是无效的,且不应将胰腺
炎伴发的SIRS作为感染征象 胰腺炎早期只有当培养阳性有明确的感染证据时才应用使用抗生素 同时存在支持和反对用抗生素预防胰腺坏死继发感染的证据,目前尚
无定论!
(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我国指南)
对胆源性MAP及伴有感染的MSAP及SAP
原则:常规抗感染;降阶梯 抗菌谱以革兰阴性菌及厌氧菌为主;脂溶性强
;能有效穿透胰腺组织;能够透过血胰屏障,在局部 达到有效浓度
首选:单独应用亚胺培南或喹诺酮类+甲(替)硝唑;次选:三 代头孢+甲(替)硝唑
疗程7-14天;一旦确定不再有感染,即可停用;应用过程中需注 意有无继发真菌感染
(六)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符合重症者,或MAP恶化者,应行鼻胆管引流或内镜下十二指肠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胆源性SAP:发病48-72h内为行ERCP的最佳时机; 胆源性MAP:住院期间均可行ERCP; 胆源性AP恢复后应尽早行胆囊切除术,以免复发。
(七)局部并发症的处理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及急性坏死物积聚
发病后数周内可自行消失,无需干预;若合并感染,则需穿刺引流
无菌的假性囊肿及包裹性坏死
大多数可自行吸收,少数直径持续变大或产生压迫症状及感染时需穿刺引流
胰腺脓肿
首选穿刺引流,效果差则进一步行外科手术
(八)中医中药
大黄、芒硝、四磨汤等,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中性粒 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清楚内毒素等作用。
(九)手术治疗
在AP早期,除因严重的ACS,均不建议外科手术治疗 在AP后期,若合并胰腺脓肿和(或)感染,应考虑手术治疗。
(九)其他措施
镇痛:哌替啶,禁用吗啡或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前者收缩Oddi括约肌,后者诱发或加重肠麻痹
免疫增强剂和血管活性物质 益生菌:可调节肠道免疫和纠正肠道内菌群失调,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
针对SAP,是否应用尚有争议!
LOGO HERE
急性胰腺炎
医疗知识|医学扩展|疾病介绍 Acute pancreatitis 主讲医生:xxx
TA的资源
新上传的文档
热门下载

2025-04-29 32页

2025-06-05 62页

2023-03-17 21页

2025-04-15 52页

2025-05-21 31页

2025-06-06 33页

2022-10-10 43页

2025-06-06 39页

2025-05-15 34页

2022-11-15 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