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U早期重症康复PPT课件
15页









文档价格
¥18.00
VIP
了解会员
免费下载
ICU早期重症康复
Xy / 20XX.XX
目录/CONTENT
01 早期重症康复目标
02 早期重症康复安全性和有效性
03 早期重症康复干预方案 04 小结
早期重症康复目标
1、减少机械通气依赖,促进分泌物排出,预防肺不张,增加 肺复张,改善通气、顺应性和通气血流比,减少呼吸阻力和呼 吸做功,优化氧合;
2、改善呼吸和外周肌肉功能;
3、促进患者身体、精神和认知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复,重返 生活和工作。
安全性和有效性
机械通气、静脉通道、体外膜肺氧合 治疗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管线脱 离可以避免。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血氧饱和度下降, 可以通过严密监测而及时发现。
系统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其他
早期重症康复开始及终止标准
开始标准
收缩压:90-180mmHg 平均动脉压(MAP):65-110mmHg 心率:40-120次/分 无新发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无伴乳酸>4mmol/L的休克征象 无新发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 无可疑主动脉狭窄 多巴胺≤10mg/(kg.min)或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0.1mg/(kg.min)
吸入氧浓度(FiO2)≤0.6 血氧饱和度(SpO2)≥90% 呼吸频率:≥35次/分 呼气末正压(PEEP)≤10cmH2O 无呼吸机人机对抗 无气道安全隐患
里斯满躁动镇静-评分(RASS):-2—+2 颅内压<200mmHg
无不稳定四肢和脊柱骨折 无严重的肝肾基础疾病或新发进行性加重肝肾功能损害 无活动性出血 体温<38.5℃
终止标准
收缩压:<90mmHg或>180mmHg 平均动脉压(MAP)<65mmHg或>110mmHg, 或较基线值变化超过20% 心率<40或>120次/分 新发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血氧饱和度(SpO2)≤90% 呼吸频率:≤35次/分 呼吸机人机对抗 人工气道脱离或移位
意识状态变差 烦躁不安 治疗、监测管线脱离 自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短加重、疲劳乏力不能 耐受 患者跌倒
早期重症康复治疗前准备
1、主管医生完成治疗前的安全风险评估 2、主管护士在场,提供必要帮助 3、进行体位摆放和活动,检查所有管线的位置安全 4、评估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是否稳定、是否耐受治疗 5、医疗团队解释早起康复治疗的风险、获益及干预流程 6、获得本人或监护人知情同意 7、确认患者能够坚持和配合完成康复治疗
早期重症康复干预方案
体位管理和早期活动
呼吸管理
三大模块
肌肉再训练
体位管理和早期活动
体位管理
特定的体位摆放可以改善通气血流比、肺容积和 粘液纤毛功能以及减少呼吸和心脏做功
01 直立体位
用于提高肺活量和促进撤离机械通气。
02 俯卧位
用于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通气血流比,减 轻肺水肿和增加功能残余量
03 起立床或者抬高床头
用于生理情况允许的镇静、意识障碍的患者。
体位管理和早期活动
早期活动
改善肺泡通气、优化通气血流比,通过重力刺激, 维持和恢复体液分布以及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规律的床上翻身和活动 从床上坐起 坐在床边 坐在椅子上 站立和步行
早期重症康复中的体位管理和早期活动干预措施和流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意识认知状态 昏迷/镇静S5Q:0
清醒S5Q:0-5
清醒S5Q:4/5
清醒S5Q:5
清醒S5Q:5
躯体活动和肌 肉功能水平能 力
体位管理
早期活动
满足下列情形 即可进入下一 阶段
不能耐受床上坐起的 体位
不能耐受转移到椅子上 (即使MRCsum≥36) MRC sum≥36
MRC sum≥48
MRC sum≥48
每2h变换体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
卧位持续被动关节牵 拉/被动下肢功率自行 车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每2h变换体位 抬高床头30°
卧位被动/主动上下肢 功率自行车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被动的从床转移到椅 子上 坐在床边
坐位下主动上下肢功 率自行车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主动地床椅转移 辅助下站立(≥1人/助 行架)
坐位下主动上下肢功 率自行车训练 辅助下原地踏步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主动地床椅转移 辅助下站立(助行架) /独立站立
坐位下主动上下肢功 率自行车训练 辅助下原地踏步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能够耐受此阶段活动 生命体征平稳 不需要增加呼吸支持
能够耐受此阶段活动 能够耐受关节全范围主 动活动 能够耐受脚下垂的体位
能够耐受此阶段活动 能够耐受直立坐位 >30min
能够耐受此阶段活动 能够耐受直立坐位 >30min
计划增加步行距离和 减少帮助
呼吸管理
肺复张治疗
通过复张塌陷的肺泡来纠正低氧血症和保证呼气末正压(PEEP)效应的一种干预措施。能有效增加 肺容积、改善肺的顺应性、优化通气血流比值和减轻肺水肿
呼吸机过度通气技术(VHI) 复张手法(RM) 深呼吸训练
呼吸管理
胸部物理治疗
帮助患者恢复气道纤毛功能,改善肺容量和通气血流比,减少肺内分流和肺炎进展
体位引流 高频胸壁振动 正压呼气治疗 震荡正压呼气治疗 VHI和活动
肌肉再训练
外周肌力训练
呼吸肌力训练
床旁上下肢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 被动肌肉和关节牵伸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镇静、意识障碍 患者)
对于撤离呼吸机困难患者提高撤离 呼吸机成功率
小 结
早期重症康复可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撤离呼吸机、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回归生活和工作,应尽早进行重症康复。
ICU医生、康复理疗师及护士,加强病情沟通,加速患者康复。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指导
Xy / 20XX.XX
TA的资源
新上传的文档
热门下载

2025-04-29 32页

2025-08-02 25页

2025-08-01 21页

2025-08-01 88页

2025-08-02 19页

2025-06-12 27页

2025-06-12 30页

2025-07-24 60页

2025-06-05 62页

2025-05-15 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