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培训PPT课件
38页









文档价格
¥18.00
VIP
了解会员
免费下载
医务人员培训课件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Nursing adverse event management
主讲人:XXX
主讲时间:202X
病人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是病人基本需要之一,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更是护理 质量监控和管理的核心目标。 近年来,病人安全问题已成为医院 质量管理关注的焦点,病人安全是全世界医院共同面对的问题,受
到各国政府及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
国内外现状
据文献报道,发达国家住院病人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2.9%~16.6%,其中导致 病人死亡占3%~13.6%,2.6~16.6%导致病人永久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 51%是可以预防的。目前我国医疗风险、病人不安全的因素在不断增加, 已经引 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调查显示,在医疗不安全问题上,护理不良事件占40%。
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息息相关。
全球关注病人安全
每天10%刚入院患者遭遇医院不良事件 20%患者住院期间遭遇过至少一件不良事件 每年几千万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每年医疗费用增涨高达几百亿美金 国外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住院患者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中30~50%可
以通过系统的介入加以避免。
目录
CONTENTS
1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与分类 2 护理不良事件的危害分级影响 3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4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与意义 5 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分析 6 预防护理不良事件措施 7 护理安全管理
第一部分
护理不良事件定 义与分类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与分类
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医疗护理行为 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 度的失能,原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
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 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 意外事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与分类
不可预防的
正确的护理行为造成的不 可预防的损伤
可预防的
护理过程中由于未能防范的差错或 设备故障造成的损伤
第二部分
护理不良事件的危 害分级影响
护理不良事件的危害分级影响
护理不良事件的危害
增加病 人痛苦
增加病 人费用
影响医 院效率
影响医 院信誉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机率对于护理人员可能很小,但对于发生的病人将是100%!
护理不良事件的危害分级影响
全球人关注患者安全
美国调查报告显示:
医院内所有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统计 医生占38%,护士占38%,药师占11% 医院其他人员发生差错、事故中 与护士有关的占2%
护理不良事件的危害分级影响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
0 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I 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II 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 行临床观察及一般处理; III 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 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 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 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Ⅴ 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 级:死亡。
护理不良事件的危害分级影响
增加病人痛苦 延长病人住院时间
增加病人经济负担
发生护理 不良事件
的影响
增加医院经济负担 影响护理队伍形象
影响医院形象
第三部分
护理不良事件发 生的原因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原因相关
评估不足
沟通不良
疾病因素
管理不当
违规操作
培训不到 位及个人 能力欠缺
个人自律 性差
医嘱错误
设备设施 缺陷
其他原因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主要 是与护理人员自身相关的因素
1. 责任心不强,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到位 2. 专业理论及技能水平低下 3. 工作经验不足 4. 护理安全意识缺乏 5. 护理质量考核不严格, 奖罚力度不够 6.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工作繁忙
第四部分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 制度与意义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与意义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1、护理部及各科室具备防范、处理护理过失及争议的预案,并不断修改完善。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员应立即报告护士长(组长或高年资护理人员)和当班医 师,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降低由于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过失后,护士长在24小时内口头或电话向上级汇报,重大过失应立即汇报科主 任、护士长和护理部(不得超过6小时)。向上级汇报后,填写“护理意外事件上报系统”, 及时提交护理部,不得隐匿或不按时上报。如有隐匿,一经查实,除追究领导及当事人的 责任外,加倍扣科室质量分。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与意义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有关记录、造成过失的 药品和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 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之用。
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按性质、情节、后 果轻重分别组织全科、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 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做好质量改进。
6、护理部每季度在质量管理委员 会会议上反馈讨论护理不良事件, 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及处理意见。
7、科室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 件和隐患信息。经核实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杜绝了护理安全 (不良)事件,按级别分类给予经济方面的奖励。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与意义
不良事件上报的意义
1、不良事件上报不代表临床结果,但显示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2、 有利于揭露无伤害或虚惊事件,及早发现问题,落实预防效果, 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能使别的护士从我们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杜绝再犯,有效的提升护理工作质量。能使护士做到警钟长鸣,举 一反三,未雨绸缪,小心驶得万年船。 3、有助于护理管理者及时了解并掌控不良事件,及时采取干预措 施,有效减少恶性事件发生,尽量避免不良后果。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与意义
通过全院积极上报,让大家了解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起 不良事件,起到了信息共享的作用。并使大家从这一起起事 件中吸取教训,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及系统中存在不安全因 素,以免重蹈覆辙。有利于全院护士共同学习“错误”,提 高我们对“错误”“免疫力” 与识别能力,有利于共同探讨 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与意义
严罚、免罚与奖励
一、免罚:
1、隐患及无伤害的差错不处罚。 2、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根据对 患者造成的后果,由护理部组织讨论后,给予减 轻处罚或免于处罚。
二、奖励:
1.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合理化意见 与建议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 2.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人, 给予奖励。
三、严罚:
隐瞒不报,延迟上报,因责任意识差,工作不到 位,导致患者严重后果者,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与意义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
编号 条目
评审要点
3 9.1.1
主动上报 医疗安全 不良事件 制度与流
程
C-有制度、有流程、有教育及培训记录,有途径便于医务人员积极上报。每 百张床每年报告大于等于10件。全院医务人员知晓率100% B-有制度、有流程、有教育及培训记录,有途径便于医务人员积极上报。 每百张床每年报告大于等于15件。全院医务人员知晓率100% A-有制度、有流程、有教育及培训记录,有途径便于医务人员积极上报。 每百张床每年报告大于等于20件。全院医务人员知晓率100%
第五部分
不良事件的主要 原因分析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与分类
1. 不能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2. 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欠缺 3 .对患者评估不足及沟通不良 4.环境因素;管理不到位
不良事件 主要原因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与分类
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分析
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 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 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如进行治疗时未 严格做到“三查八对”,不查有效期,或核对患者 方式不正确,导致用药错误或者标本采集错误。
2、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 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 流程不熟悉,查对制度落实不认真,对有些药物在 不同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对发生的病情 变化不能及时判断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安全给药要求做到:正确的病人;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 正确的时间;正确的记录。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与分类
3、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制度》等核心制度:没有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 病人观察和巡视,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没有告知清楚,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
4、 安全意识欠缺:因宣教不到位,或防范意识不强,防范措施不到 位等原因引起的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占最高比例。大部分事件发生在 夜间,病人入睡或者起床入厕时发生。
5、护士长现场督导力度不大,如:高危患者是否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入院评估是否准确,病情变化时是否及时评估,护士执行医嘱、治疗 时是否严格查对等,所以护士长应经常提醒,警钟长鸣。
第六部分
预防护理不良事 件措施
预防护理不良事件措施
1、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制定完善的护理规章制度、岗 位职责,有培训、检查计划,按计划进行检查和抽查,经常检查提问护 士核心制度的掌握及落实情况。重点增加查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频率, 强化护士查对意识《查对制度》、 《给药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 度》《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14项护理核心制度。
2、护理部及科室加强对新上岗人员的培训,科室重点加强对本科疾病的常规培训,制订专科疾病 护理常规,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不定时抽查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使护士牢固树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培养良好的慎独精神。自觉履行 岗位职责,护理人员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必须的查对环节。
预防护理不良事件措施
3、强化责任意识,履行职业职责。严格执 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对老、幼、昏迷病人按需要加防护栏,对 躁动病人科室应酌情应用安全约束带或床 档防止坠床,悬挂安全警示卡,防止因护 理人员疏忽大意而发生意外。 4、做好患者入院评估,患者发生病情变化 时护士及时评估,做好高危患者的质量追 踪检查。
5、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鼓 励科室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并采取无惩罚 性措施,采取多种途径上报,如文字上报、 电话上报、邮箱上报。护理部定期召开护理 不良事件分析会,对阶段时间内发生的不良 事件进行全员共享,达到安全警示作用。 6、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包括医德、专业、 技术、心理及身体各方面的素质,是做好护 理工作的保障,慎独精神尤为重要。
预防护理不良事件措施
别人流血,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小的教训。自己流血, 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大的教训。自己流血,别人得到了 教训,自己还没有得到教训,这是最可悲的教训。
医疗体体系内没有坏的人,只有坏的 工作流程,坏的工作习惯。让每位 医务人员犯错误变得更加困难,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七部分
护理安全管理
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 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原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预警提示及时化:随时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常态化:每季 全院医疗护理安全大会:每年 院外重点案例通报与分析:不定时 历年护理不良事件汇编:警钟长鸣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
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1.建立有效、畅通、无障碍的护理不良事 件报告系统。 2.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提高上报率。
这有助于护理管理者及时了解并掌控不 良事件,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减少 恶性事件发生,尽量避免不良后果。
护理安全管理 不良事件防范措施
1.预防为主,建立健全规章 制度
2.开发人力资源,完善质量 体系
3.完善沟通机制,正确执行 医嘱
4.提高风险意识,加强细节、 5.树立法律意识, 强化法制
环节管理
观念
6.规范护理文书,提供有用 信息
7.加强新技术、有创技术的 准入管理
8.应用分析软件实行不良事 件科学管理
9.设立经验分享日,从经验 教训中学习
护理安全管理
加强细节管理 保证护理安全
细节体现品质,细节决定成败;强化护理安全过程控制; 将差错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
加强流程管理 强化安全程序
实施常规工作流程;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流程;落实 危重病人抢救程序;启用人力资源应急管理流程
护理安全管理
常规工作流程
入院病人接待流程; 出院病人服务流程; 转科病人服务流程; 转院病人服务流程; 静脉输液服务流程。
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预防安全隐患
输血安全管理; 管道护理管理; 药物不良反应管理; 预防病人走失、跌倒、烫伤; 疑难危重危病人安全管理; 评估、告知、预报、监控制度
护理安全管理
倡导病人安全,是21世纪WHO在全球的重要举措。 让我们共同努力重视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患者 安全,创造和谐医患关系!
医务人员培训课件
谢谢大家观看聆听
Nursing adverse event management
主讲人:XXX
主讲时间:202X
TA的资源
新上传的文档
热门下载

2025-08-02 25页

2025-07-24 60页

2025-08-02 19页

2025-06-05 62页

2025-04-29 32页

2025-08-01 21页

2025-06-12 30页

2025-05-10 42页

2025-05-15 34页

2025-06-05 26页